轻资产类型TPL企业管理创新过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轻资产类型TPL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从企业家角度的分析

?摘要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从企业家的角度,构建了TPL企业管理创新适配过程模型,重点剖析管理创新过程中,企业家的行为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宝供物流公司管理创新案例对构建的模型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析框架的应用参考价值。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创新;适配;企业家

一、引言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简称TPL,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但在我国却处于起步阶段。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新兴市场上异军突起的轻型TPL物流企业群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国大多数TPL企业属于轻资产类型物流企业。

轻资产作为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重资产概念比较而存在的,与设备、厂房、原材料等占用大量资金的资产相比较,企业品牌、企业文化、客户关系、以及企业独特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等资产,占用资金较少,适应性强,资产的回报率高,所以称为轻资产。同时,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增长的关键因素,企业可以实现以最少的资本投入达到最迅速的扩张,形成优势的盈利能力和资本价值。轻资产运营的方式有两种:第一,通过外包的方式,专门做高附加值的轻资产部分而将重资产业务外包或转让给专业化公司做。如,耐克公司生产外包给代工企业,企业本身只专注于市场和设计。第二,通过收购其他企业股权的方式,输出品牌,输出管理,利用有限的企业资金,盘活被收购企业的重资产。目前,轻资产运营模式已成为各产业所推崇的运营模式之一,由于该种运营方式,能有效地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所以比较适合我国TPL企业的发展现状[1]。但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规模偏小,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轻型TPL企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制约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2]、有效提升了企业的长期绩效[3]。其对TPL企业的意义正在于它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作用甚至大于其他形式的创新[4]。而如何实现管理创新?是所谓的“黑箱”,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经验和内容的总结。物流企业的管理创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既有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企业内部的因素。这些因素彼此适配的过程,就是因素系统化的过程,而影响适配的因素,起到的作用有强亦有弱。在诸多因素中,信息化对TPL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5]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已经从传统的“后台”走向“前端”。Melville等发现信息系统资源不仅对顾客服务、存货管理、信息共享等过程绩效有着积极影响,对于利润、竞争优势、市场价值等结果绩效也有着积极影响[6]。企业信息化战略决定着IT战略投资的有效性并影响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战略能力形成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虽然企业都在极力地推行IT战略,但成功率却很低,如Griffith(1999)等的研究表明,75%的ERP实施均以失败告终[7],因此,研究企业信息化是如何适配TPL企业战略的问题,就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文章基于管理创新的过程分析,提出了企业家的核心作用机制、并具体分析了企业家的行为在各个过程阶段中的作用,最后通过宝供物流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的案例分析对研究框架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管理创新的成功实施做出微薄的贡献。

理论回顾。适配理论属国际前沿理论,在国内是新兴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从研究内容上,国内适配理论的研究主要是概念的引进、定性分析等,同发达国家相比尚在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尚存有差距。特别是结合中国特殊国情的本土化案例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说明适配理论的研究领域仍有局限,需要继续拓展。关于适配理论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个人与环境的适配(Person-EnvironmentFit)一直是研究组织行为、工业组织心理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适配理论已经被更多的被用到了战略研究等领域。Bates(1992)[8]提出“战略形成应该是一个有意识、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因此制订战略需要设计模型“以寻找内部能

力和外部环境的适配”(Christensenetal.,1982;转自蓝海林,2007)[9]。其他学者也为适配理论的深入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如,Henderson与Venkatraman(1992,1993)[10][11]提出了战略适配模型(SAM)。JerryLuftman(2000)[12]提出了业务-IT战略适配成熟度模型。Zaijac,Kr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