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设计及交换机选型.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换机背板带宽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交换机背板带宽那么,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快速以太网的统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148.8kpps。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如何考察交换机背板带宽是否够用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2、满配置吞吐量(Mb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x1.488Mpps=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率/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综合布线组成六大子系统分别为:1)工作区子系统 (WorkAreaSubsystem)2)水平布线子系统 (HorizontalSubsystem)(配线子系统) 3)垂直主干子系统 (RiserSubsystem)4)设备间子系统 (EquipmentSubsystem)5)管理区子系统 (AdministrationSubsystem)(电信间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Subsystem)(入口处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图网络总体结构根据体育馆系统工程的需求的分析,网络结构由核心层、汇聚与接入层组成。从整个体育馆逻辑来看,网络属于一个核心、汇聚层、接入层。从物理结构来看网络是一个紧缩核心的三层结构,核心同时担负着汇聚、核心功能,可以看作核心、接入层,这样比较适合体育馆接入设备较少的情况。核心/汇聚层由于体育馆接入设备不多,因此核心和汇聚在物理上可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可以把所有的光口看作一个汇聚点,而核心担负三层路由转发和访问控制,为了提高可靠性,核心使用两台交换机做双机热备。接入层接入层为用户提供在局部网段访问互连网络的能力,直接与桌面计算机接入点。内、外网计算机网络系统均采用二级星型拓扑结构。在计算机网机房配置两台核心交换机,各楼层楼弱电间设置100/10M接入层交换机,每个IDF使用两条1000M光纤连接到核心两台交换机,从而形成1G到各IDF,100/10M到用户端点。无线AP接入考虑到体育馆的特殊性,空间开阔,客户端移动性大,非常适合WLAN的应用,因此在会议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