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任务2整体读文教师用书 (1).docVIP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任务2整体读文教师用书 (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务二整体读文

一、了解古代诗歌的分类

二、明晰古代诗歌一般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

起承转合:所谓“起”,即开头。“承”在“起”后,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接、反接和以类连比,甚至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合”就是诗文的结尾,即收合结尾,使诗歌的结构完整,往往是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合)的表现,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总之,诗文中的“起承转合”,也就是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的结构问题。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以乐景衬哀情等。

三、古代诗歌的常见七大题材

古代诗歌的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爱情闺怨诗、边疆征战诗等。七类诗歌的内容不同,抒发的感情更不同。如山水田园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的情怀;送别怀人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熟悉古代诗歌的题材类型,才能有效地鉴赏诗歌的形象、技巧、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

题材一山水田园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1)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2)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光、影、色彩的渲染;③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⑤动静结合;⑥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反衬手法

①山水诗是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是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即时训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阙题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诗歌营造了一种幽雅清寂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甘于淡泊的胸怀和自得其乐的畅适。

题材二送别怀人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君臣官场赠别、市井朋友相别、亲人伴侣送别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之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情或反衬)。

(4)想象(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丰富复杂却不杂乱)

【即时训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张元幹①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①张元幹:南宋初爱国词人。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胡铨因上书乞斩秦桧自福州远责新州安置。时张元幹寓居福州,作《贺新郎》以送胡铨,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

结合全词,说说词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①对沦陷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深切思念;②对沦陷区惨遭金兵铁蹄践踏的悲惨景象的极度悲愤;③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求和苟安的责问与抨击;④对自己长期报国无门、渐至衰老的悲怆;⑤对好友胡铨一再遭受迫害的不平;⑥对胡铨前途命运的牵挂与担忧;⑦对挚友面对厄运的支持与激励。

题材三羁旅思乡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作者因长期客居在外,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