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

《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学校四班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是在同学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教材的编排着重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引导同学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同学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

为了讲授《角的度量》这节课,讲课之前我自己空讲了好几遍。然而,每一次空讲过后都会发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后就进行整改,一次一次的整改之后,我发觉这节课并不是越来越好了,而是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讲了。缘由是为了使这节课讲得精彩,每一次的空讲都在试图转变设计思路。总觉得教学设计并不是那么得完满,思路不是那么得清楚,启发的方法并不是那么得到位。

到底是什么样的设计思路才是最合适的?什么样的讲授方法才能启发同学的思维?怎么样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最终,在今日我找到了答案。

今日我讲授了《角的度量》这一节课。讲课的时候邀请了几位有阅历的老师去听课。结合听课老师的评课,以及同学的课堂反馈状况,对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下。

导入:本节课的引入是通过两个角,比较∠1和∠2的大小,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我们班程度弱的同学,我表示很欣慰。他的举手发言使我意识到,恰当的导入能够激起同学的学习自信,特别是学困生的自信,可以让他们勇于举手发言,予以他们表现的机会。

目标出示:通过导入引出今日的课题,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同学齐读的方式来学习,在齐读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还是很投入的、状态很好。但通过听课老师了解到,有个别同学在齐读的时候,留意力不集中,表现很任意,有的同学并没有开口读。这是我所忽视的,我只关注了同学整体的一个状况,并没有关注到个别同学。而且还反应出本班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不好,针对此状况我会多关注,对个别同学进行学习习惯的培育。

自学1:本环节的自学设计让学自同学自学课本40页回答两个问题:一、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二、仔细观测量角器,你发觉了什么?

同学自学时能够宁静地依据老师的提示开始自学,自学过程中,巡察后发觉同学自学的效果不抱负,有些同学通过自学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有些同学只单单是看课本上的内容,并没有动手圈出找到的答案。还有些同学第一个问题解决之后知道接着思索第2个问题,观测量角器;而有些同学一味的停留在第一个问题上,自学时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自学完成后第2个问题没有充分的时间思索。最末,在展示反馈的时候表现出“分化现象”。有的同学信心满满,第1题中答案找的很精确,第2题中观测得也很认真;而另外的同学显得不自信,不知所措。这个问题反应出有些同学现在还不会自学,不知道怎样自学,不知道自学时采纳什么方法。

我在想我应当采用一些方法来援助同学更好的自学。

首先,我觉得自学指导的制定应当更清楚、更明白一些,让同学借助自学提示的描述完成自学。再次,应引导同学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自学时间。先让同学明确需要解决几个问题。较简约的问题,快速完成;需要观测和思索的问题,借助书本内容完成。让同学知道在自学的时间内完成老师所出示的全部问题。切忌不要一贯停留在第一个问题上,假如真的觉得有难度,可以先解答下面的题,把难题留到最末解答。最末,加强自学方面的培育。同学的自学不但需要老师的引导,还需要经过肯定时间的多次练习来加强。

自学2:结合例1,自己用量角器试量作业纸∠1的度数。

先自学,自学完成之后,小组内争论你是怎么量角的。

同学在动手量角时,经巡察后,发觉大部分同学可以根据书本上提示的操作步骤测量出角1的度数。但有的同学测量角的时候不知道量角器怎么放,读数的时候读刻度线上的哪个度数。

小组合作:同学自学完之后,小组开始合作。我观测了一些小组,会量角的同学跟其他成员讲解并描述了自己的操作方法,不会量角的同学听过他人的讲解后有了肯定的了解。所以,我觉得小组合作特别的有须要。一方面优生之间通过沟通可以检测自己的答案,另一方面,差生可以通过倾听,对不懂的知识有所了解。

展示反馈:展示反馈时,同学阐述量角的步骤时,发觉同学会测量出角的大小,但是用语言描述操作的步骤时,语言不完善,不严谨。我想: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应当提高同学的数学素养,提高同学数学语言表达技能。

收获总结:本节课的最末一个环节是让同学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同学的回答来看,同学真的是有自己的收获。但是往往总结的时候只是说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没有详细阐述出重点知识的详细内容。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班同学的数学表达技能欠缺。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我觉得老师有须要带领同学一起来总结一遍。

总得来说,假如这节课有好的地

文档评论(0)

升升19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