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因突变糖尿病.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ODY6—家系图Malecki,etal.Naturegenetics,1999通过测序分析,在该MODY6家系中鉴定出了NeuroD1基因的R111L错义突变第32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ODY6—发病机制NeuroD1可以激活INS基因的转录,基因突变会影响NeuroD1蛋白的合成或NeuroD1蛋白与胰岛素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最终导致MODY6的发生。第33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ODY6—临床表现临床上,无义突变家系的症状比错义突变家系重。MODY6患者易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其糖尿病的病情轻重不一。第34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ODY诊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同胞及子女三代中均有患者。家族内至少有一个患者起病于25岁以前。诊断为糖尿病后最初两年无需胰岛素治疗。确诊需基因突变检测。第35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ODY治疗MODY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病因及高血糖的严重性。2/3病人不需用降糖药物,仅饮食和运动就能满意控制血糖。在严重高血糖的病例,无论是何种基因突变型,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都与T2DM类似。第36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伴有耳聋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糖尿病,遗传方式为母系遗传。线粒体糖尿病划归为遗传性β细胞功能缺陷性糖尿病。A3243G突变是目前所知最常见的线粒体突变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概述第37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多在40岁以前起病,最早者11岁,但亦有迟至81岁才发病。常有轻至中度神经性耳聋症状,但耳聋与糖尿病起病时间可不一致,可间隔20年。多数患者初诊为2型糖尿病,多无酮症倾向,但其体形消瘦,常伴有神经性耳聋。发病时其胰岛β细胞功能尚可,常用口服降糖药治疗。部分起病时需要胰岛素治疗。少数初诊为1型糖尿病并发生过酮症酸中毒。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临床特点第38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母系遗传;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前;常伴神经性耳聋;血清乳酸或乳酸/丙酮酸比值升高;进行性胰岛素分泌缺陷,常需胰岛素治疗。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特征、诊断第39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1张冬梅,中南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3通过对线粒体基因3243、3316、3394位点的测序筛查,我们在该家系中鉴定出了线粒体基因的G3316A突变第40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先证者为男性,33岁发病,BMI31.1kg/m2。先证者既往有肥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高血糖。家族中其母亲和外祖母均有“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时尿酮2+,血β-羟基丁酸为0.52mmol/L。该患者在糖尿病酮症纠正后,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遂在出院1月后改用罗格列酮4mg/天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尚可(FBG6-7mmol/L,2hPPG8-10mmol/L,HbA1c5.9%)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1张冬梅,中南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3第41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2ChenC,etal,NeurolIndia,2012通过测序分析,在该家系中鉴定出了线粒体基因的A3243G突变第42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发病机制

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β细胞内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线粒体蛋白合成缺陷,氧化磷酸化水平下降,ATP/ADP比值下降,影响K+通道与Ca2+的开关,致使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下降。β细胞程序性死亡:线粒体基因突的个体β细胞明显减少,表明线粒体基因缺陷可能选择性地破坏β细胞。第43页,共5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饮食:该病患者体型偏瘦,可适度放宽饮食限制。运动:因血乳酸水平偏高,本病患者提倡轻度运动。降糖药物:应避免使用双胍类药物,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磺脲类药物可用于胰岛功能尚可者,但应尽早用胰岛素治疗。其它药物治疗:环孢素可预防由于通道开放所致的细胞凋亡,从而治疗线粒体糖尿病。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阶段。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治疗第44页,共56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