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公示材料.docx

申报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公示材料.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申报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

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生物修复协同的水环境改善关键技术及应用

推荐单位

湖北省

推荐单位意见:

我国水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污水深度处理和退化水生态系统重建遇到技术瓶颈,该项目以水质净化、健康生态系统重建和水环境美化为目标,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基于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生物修复协同的水环境改普关键技术研发,并成功进行大规模工程应用,形成了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系统技术成果。

该项目主要发明点如下:(1)创制了兼具有净化活性高和环境友好特点的生物基非金属矿物基水处理天然改性材料,引领了活性碳纤维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应用。(2)发明了物化-生物-生态多元协同的污水处理、深度净化和再生回用技术,有效解决传统深度生物脱氮时碳源不足、能耗与碳源成本过高与人工湿地基质表层堵塞等问题。(3)形成了复合改性材料-净水生物技术协同的水生态系统重建方法,突破了沉水植物定植、扩繁和稳定恢复等难题,使水环境显著改善。

该成果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已获发明专利42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项;在国际权威刊物WATERRES.、ENVIRON.POLLUT.等发表SCI收录论文88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标准规范5部。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利技进步一等奖(2013)、成果推广一等奖(2015),第十六届(2014)和第十八届(2016)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奖励。项目成果已在湖北、广东、浙江等22个省市自治区成功推广应用,为节能减排、提升区域人居环境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推荐该项目申报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环境领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学科。

我国水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污水深度处理和退化水生态系统重建遇到技术瓶颈,该项目以水质净化、健康生态系统重建和水环境美化为目标,创制了生物基非金属矿物基水处理天然改性材料,发明了物化-生物-生态多元协同的污水深度净化和再生回用技术、天然改性材料-水生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等,形成了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生物修复协同的水环境改善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发明点如下:

(1)研制了生物基非金属矿物基水处理天然改性材料。针对人工合成纤维生物活性低、成本高、难以大规模应用等难题,首次利用天然网状结构的植物纤维作为制备活性碳纤维的前驱体,采用碱化学纤维素改性方法,发明了“一步法”炭化-活化天然植物活性碳纤维制备技术,研制了天然植物活性碳纤维柱等4种水处理生物基材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浸渍-提拉法,研制了可见光响应型纳米复合光催化滤球等3种非金属矿物质人工湿地基质新材料。

(2)发明了物化-生物-生态多元协同的污水深度净化和再生回用技术。针对低碳高氮磷污水单一生物处理效率低、效果差的技术瓶颈,发明了碳氧靶向调控方法、创制新型光催化和生物表面活性剂抗堵塞和高效脱氮基质。采用天然中空植物纤维基活性碳纤维微孔网等新型材料,研发了物化/好(厌)氧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交互式工艺,初步实现污水的再生回用以及沼气、电能的同步回收。

(3)形成改性材料与净水生物一体化的水生态系统重建方法。针对污染水体水生态系

统自我修复能力弱等难题,发明了掺杂碱土负载纳米半导体光催化薄膜改性材料-沉水植物联合修复技术、改性粘土矿物吸附-生物联合原位修复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技术、底栖动物-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特殊底质生态基底改良技术、环境友好型蓝藻水华抑制技术等,实现了水质与底质原位改善、水华防治、沉水植物恢复等技术突破,在杭州西湖等地成功应用。

项目共获授权专利70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含美国专利2项)、实用新型26项、外观设计2项。在国际权威刊物WaterResearch、EnvironmentalPollution、ScientificReports等发表SCI收录论文88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国家/行业标准5项。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成果推广奖(2015),第十六届(2014)和第十八届(2016)中国专利优秀奖等。

通过以上技术发明,形成了工程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的生态工程产业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集群,发起并成功举办了七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等,累计参会两千余人。带动了我国水生态工程技术、水生态修复产业的发展,已在湖北、广东、浙江等22个省市自治区规模化应用,仅项目组就规划、设计、建设工程300余项,保障了区域用水安全,提升了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客观评价:

1、专家验收、鉴定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haoyu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