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

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

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

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

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

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

圆圆。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

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

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

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

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

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

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

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

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

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

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

宵命名之。元宵节吃汤圆,其风俗大行于宋代。宋人周必大的《平园

续稿》中有“元宵煮浮元子,前辈似未曾赋此”之说。后来,元宵又

称为“汤元”。清代李调元的诗句“风雨夜祭人散尽,孤灯又唤卖汤

元”即是指此。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他忌讳谐

音“袁消”的“元宵”,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

这种小吃的名称,几经变易,才被固定下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

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

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

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

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

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

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

皆可。

元宵节的起源和吃汤圆的习俗2017-01-0522:55|#2楼

2015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恰逢西方最浪漫的

情人节,当元宵遇上玫瑰花,如何在同一天度过这两个节日,东西方

文化差异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精神火花?中国传统元宵节又有着怎样的

来历和风俗呢?

我国古人将正月称为农历的元月,把夜晚称为“宵”,因此也称

正月十五这一天称为元宵节。又因为一年当中正月十五日第一个月圆

之夜,这天晚上意味着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同

时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以此来祈愿全年上风上水,风调雨顺,故元

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长年幽于宫

中,非常思念家中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每每看在眼里似

乎就心有所思,他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女孩子,于是就对汉武帝谎称

说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要烧毁长安,如果要逃过这场劫难,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多做一些火神爱吃的

汤圆,并且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果不其然,汉武帝听了东方塑的这

番话很快就应允了,“元宵”姑娘终于藉此见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家人。

从此以后,这一天就被定做了元宵节。

又据文字记载,在我国宋代以前是没有元宵的,那个时候人们过

元宵节吃的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后来到了唐代才有了“正月十

五日作膏粥,以祠门户”的说法,显然这种“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

经过很多年的演变,从宋代民间开始才渐渐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

食品“浮圆子”习俗,这种“浮圆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汤圆,

由于其形状圆圆溜溜,故寓意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之美好

意愿。

元宵这种有着美好意象的食物发展到今日已经有了越来越丰富的

象征意义,归纳起来,我国北方叫元宵,而南方则称汤圆,那么元宵

和汤圆究竟有着怎样的区别呢?首先就是两者的制作方法是不一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