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看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治疗新法.docx

从伤寒论看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治疗新法.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从伤寒论看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治疗新法

摘要:阴虚火旺为失眠的主要病机之一。《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开创了滋肾水、降心火治疗失眠的先河。又从其少阴病欲解时相,根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选择恰当的时机给药,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有效。

关键词:失眠;伤寒论;阴虚火旺随着失眠发病率的上升,国内外对失眠症的研究越来越多。西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睡眠--觉醒机制障碍有关,西药治疗失眠因其副作用大,且不能解决药物依赖等问题不被众多患者接受。一种安全有效能被广泛接受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医学注重辨证论治,药物安全有效、无药物依赖,通过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使其阴平阳秘,获得正常的睡眠。一、失眠的病因病机失眠属中医学的“不寐”、“不得卧”、“目不的暝”的范畴。在《内经》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于阴所得。《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夜不安”。后世医家逐渐总结出失眠的基本病机为阴盛阳衰,阴阳失交,阳不入阴。中医对本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①化源不足,心神失养;②阴虚火旺,阴不敛阳;③心虚胆怯,心神不宁;④痰热、实火扰动心神等。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行各业竞争日益剧烈,生活压力增加,加之外界烟尘、噪音、化工原料等环境污染,使失眠症的发病日趋年轻化。调查研究表明[2]:阴虚火旺是目前失眠的主要病机之一。早在我国古代文献就有诸多关于阴虚火旺型失眠的记载:《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为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虚,则寐矣。”阴主静,阳主动,阳入于阴,则发生睡眠,阳出于阴,则产生觉醒。清·林佩琴《类证治裁·不寐》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阳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综上所述,历代医家一致认为阴虚火旺,扰乱心神,是失眠发生的重要病机之一。清《冯氏锦囊·卷十二》提出“壮年人肾阴强盛,则睡沉熟而长,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轻微易知。”亦可说明不寐与肾阴盛衰有关。二、《伤寒论》中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治疗在《伤寒论》少阴篇(303条)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本条为少阴热化证的证治。伤寒中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神明出焉;肾藏精,内寓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立命之基。心属火,肾属水,生理状态下,心火下温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而此条中病变多责之于心、肾病变,与心肾阴阳失调有关。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肾水不得上济心火,则心肾不交,心肾被扰,故出现“心中烦,不得卧”之症,方用黄连阿胶汤以滋阴清火。方含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其中黄连、黄芩苦寒直折心火,以除烦热;阿胶入通于肾,合鸡子黄,芍药通于心,滋润离宫之火,开创了心肾同治的先河,是交通心肾的良方。清降心火,滋养肾水,后世称之为泻南补北法,古今医家对本方应用较为广泛,并多有发挥。例如[3]吴鞠通将本方用于少阴温病,见“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亦有用以治疗淋证小便热,茎中痛而血少者(如陆渊雷)。现代临床应用仍以阴虚内热,心肾不交为旨要。

文档评论(0)

minc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孝感韵康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900094750514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