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原文、书下注释、译文.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望岳EQ\o\ac(○,1)

杜甫?

岱宗EQ\o\ac(○,2)夫如何?齐鲁青未了EQ\o\ac(○,3)。

造化钟神秀EQ\o\ac(○,4),阴阳割昏晓EQ\o\ac(○,5)。

荡胸生曾云EQ\o\ac(○,6),决眦入归鸟EQ\o\ac(○,7)。

会当EQ\o\ac(○,8)凌绝顶EQ\o\ac(○,9),一览众山小。

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大。这首诗扣住“高大”二字进行描写,前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用众山的“低小”进一步反衬出泰山之“高大”。诗的题目是《望岳》,“望”贯穿全篇。一二两句仰望泰山整体,中间四句仰望泰山周围,后两句把“望岳”转向“岳望”。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从空间看,泰山横跨齐鲁;从时间说,泰山郁郁葱葱,千古常青。这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中间四句先仰望泰山所见。“造化钟神秀”,大自然特别钟爱泰山,一切神奇秀美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阴阳割昏晓”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南是晴朗的,山北仍是黑沉沉的。“昏”和“晓”两个天地是泰山“割”开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下面两句由静景转为动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泰山上面层层白云涌现,变化多端,诗人望之,感到自己的胸中云气回荡,无比开阔。诗人还目不转睛地欣赏泰山上空归鸟回旋,飞还山林。鸟的翱翔,勾勒出泰山“天高任鸟飞”的广阔背景,“决眦”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写望时的这种全神贯注,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

诗人仰望泰山极顶,层云变幻,归鸟翱翔,不禁产生一种登山的渴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

EQ\o\ac(○,1)选自《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故又此作。

EQ\o\ac(○,2)[岱宗]指泰山。

EQ\o\ac(○,3)[齐鲁青未了(liǎo)]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EQ\o\ac(○,4)[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EQ\o\ac(○,5)[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割,分。

EQ\o\ac(○,6)[荡胸生曾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曾,同“层”。

EQ\o\ac(○,7)[决眦(zì)入归鸟]长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眦,眼眶。

EQ\o\ac(○,8)[会当]终当,终要。

EQ\o\ac(○,9)[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凌,登上。

文档评论(0)

偶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