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1课时追求智慧的学问

议题一:哲学的起源情景材料一“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philo是爱或追求,sophia

是智或智慧。英文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中国古古代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学之实。《易传·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属于哲学的范围。“道学”“理学”“心学”“义理之学”“玄学”“学术”等都是中国人言说哲学的特殊方式。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学者西周于19世纪后半叶翻译过来的,他借用了汉语的“哲”字,省去了英文中的“爱”字,译为“哲学”。

情景材料二屈原《天问》节选。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

情景材料三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邪”是什么?“邪”是哪里来的?“邪”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到外国去了吗?还是到月球去了?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邪”到底多长、多高、多宽、多重……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中所说:“惊讶,这是哲学家尤其具备的一种情绪。”

情景材料四人区别于动物,他总想超越自我,总是在深切地关注自己所面对的世界和人生,最终达到认识真理的彼岸。在有限和无限的思考中,苦苦寻求真谛,这种可贵的精神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国先哲们就曾经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并自觉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马克思才会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出路,探寻人类解放道路,创立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师点拨:“哲学”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个单词组成,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学生互动1:讨论哲学最早产生于希腊吗,哲学为什么没有译为“智学”呢?

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

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学生互动4:分享哲学智慧的谚语,谈谈蕴含丰富的哲学智慧的谚语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情景材料一有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冒雪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祈求“神灵奶奶”为她生病的孙子降福,并保佑她80多岁的老伴长命百岁。这位老奶奶这么大年纪爬上高山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她心目中,“神”是世界的支配者。

议题探究: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议题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情景材料二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伞的,二女儿是开染坊的。天晴的时候,老太太担忧大女儿的伞不好卖,而下雨时又担心二女儿染坊的布晾不干。邻居知道老太太每天忧愁的事情后便对老太太说:“天气好的时候,二女儿家染的布很快就能晾干;而下雨的时候,大女儿家的伞又能很快卖完。”听了邻居的话,老太太豁然开朗,从此以后不管雨天晴天她都笑逐颜开。

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积累

多了,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就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学生互动1:老奶奶的想法属于世界观吗?是哲学思想吗?

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

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