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探索规律问题的教学思考 论文.docx

几个探索规律问题的教学思考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个探索规律问题的教学思考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领域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将其和认数、计算、方程等并列,并对每个学段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从教材提供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体表达形式中发现一类现象的共同本质特点,并用适当的数学化的形式表达,具有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它要求学生对一类现象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地抽象,需要对一类现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概括,所以教学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让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探索规律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探索规律抽象概括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数与代数”领域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将其和认数、计算、方程等并列,并对每个学段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中两个学段“探索规律”的内容与要求是有差异的。第一学段(一至三年级)是“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规律的存在,对规律产生兴趣,能够看出规律,并且利用学习的数、形、式表示简单的规律。同时,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情感态度以及自信。第二学段(四至六年级)”探索规律”的要求比第一学段高出很多,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是“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其一,事物中的规律或变化趋势,不再是简单而直观的,而是比较隐蔽,要通过“探求”来发现;

其二,“探求”是探索规律内容与目标的重点,教学的效果与效益大多在探求的活动中、探求的过程中体现和实现;

其三,发现的规律要用数学方法表示,不只是接着写、接着画,有些表示方法可以看作数学模型或者相当接近数学模型了。

人们探索规律(包括学生找规律活动),应该概括出规律。探索一类现象的规律,并用适当的形式概括或表示规律,这对学生探索规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从教材提供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体表达形式中发现一类现象的共同本质特点,并用适当的数学化的形式表达,具有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排列组合的规律

日常生活里经常会遇到与排列组合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颜色搭配,路线选配,队伍组配,让学生研究一些常见的排列组合现象,初步学会搭配与选择的方法,体会其中的规律,是发展数学思考的有效载体。小学教材分两段安排学习内容。一段在二年级,仅涉及简单的2个或者3个物体的排列,例如:用1、2、3这三个数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方法1:12、23、13、31、21、32(没有顺序的)

方法2:12、13、21、23、31、32(十位固定的)

方法3:21、31、12、32、13、23(个位固定的)

方法4:12、21、23、32、13、31(颠倒位置的)

二段是在三年级,学习稍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一是参与排列组合的物体的种类和个数增多了,二是探究的方法从动手操作逐渐过渡到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排列组合的结果,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教材只需要学生用图示或列举的方式把所有的排列或组合的情况罗列出来,不是抽象地计算,所以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二、植树问题的规律

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植树问题是间隔现象中的一个典型,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间隔和树的棵树之间存在着固定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方阵,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小学教学的植树问题有环形植树问题和条形植树问题。环形植树问题指的是在封闭线条上的植树问题;条形植树问题指的是在不封闭线条上的植树问题。在操场周围种一圈树、在池塘边种一圈树都是环形植树问题,在校园的一边植树和在一段马路的两旁植树都是条形植树问题。第一类植树问题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第二类植树问题学生往往出错,即便是平时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有时候也会在条形植树问题上刹住车,感到束手无策。

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其中条形植树问题不但是教学的难点,而且是教学的疑点。条形植树问题之所以成为最难教学的知识点,就是因为它是学生学习的疑点。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头的疑问,那么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探索并掌握一般的基本规律难度不大,学习中困难在于遇到具体的问题能正确判断属于哪一种类型,灵活地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在一条长80米的小路旁种松树,每隔16米种一棵,两端都种,共可以种树多少棵?分析:这是在一段不封闭的直线上种树,首先应当先求出80米中包含了多少个16米,再根据“两端都种”,(即首尾都种)求出“共可以种树多少棵?”解:①80米中包含了多少段?

80÷16=5(段)

共可以种树多少棵?

②5+1=6(棵)

答:共可以种树6棵。

三、鸡兔同笼问题的规律

“鸡兔同笼”是古代数学名题,可以用列举法、假设法、代数法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