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阳10月高三大联考作文解析与范文.docxVIP

金太阳10月高三大联考作文解析与范文.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金太阳10月高三大联考作文解析与范文

诗画三境界之“三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代画家兼评论家林畊青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课时,曾经将中国的画作和诗歌放在一起评论,这段评论被学生放到网上,引起了网友的跟帖和热烈的评论。林畊青先生认为,倪云林的《容膝斋图》只是“叹老嗟卑,意境仅限于个人”,为画作意境最低下者,就如诗中的《登幽州台歌》;蒋兆和的《流民图》“感时忧世,意境则胜了一筹”,就如诗中的《登岳阳楼》;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则“与天地同脉”,如诗中的“采菊东篱”,与天地和谐,境中无我,为意境的最高境界。

不仅作画、写诗有境界之分,个人的发展等亦是如此。结合上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体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关键信息归纳:

1.倪云林的《容膝斋图》只是“叹老嗟卑,意境仅限于个人”,为画作意境最低下者,就如诗中的《登幽州台歌》

(感叹人生易老个人抒怀属低下的意境,困于个人小情绪不得志,境界窄小,咀嚼小小悲欢,忘却整个世界)

2.?蒋兆和的《流民图》“感时忧世,意境则胜了一筹”,就如诗中的《登岳阳楼》

(感时忧世,超越个人情绪,境界始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则“与天地同脉”,如诗中的“采菊东篱”,与天地和谐,境中无我,为意境的最高境界

(天地和谐、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是最高境界)

写作提示:

不仅作画、写诗有境界之分,个人的发展等亦是如此,也就意味着,我们从“个人发展”出发,要结合材料,谈清楚个人境界、家国境界、天地境界对个人发展的差异、影响、展望。

二、立意

1.青年立足个人发展,不得总是咀嚼个人小小悲欢忘却整个世界。

2.青年立足个人发展,要心怀家国,能够超越个人悲欢,与民与国忧乐。

3.青年立足个人发展,终能够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中找到精神归宿,达成最高境界。

三、参考标题

1.咀嚼小小悲欢,忘却整个世界2.青年发展系家国,莫做神州袖手人

3.且以发展铸家国,人生境界牢记心4.青年发展三境界,天人合一显精神

5.先天下忧乐之,以发展长精神6.寻诗画境界,立发展成人

四、佳作欣赏

咀嚼小小悲欢,忘却整个世界

一百年前,鲁迅先生面对部分进步青年的“软弱”与“局限”,教诲道:“很多?,咀嚼??的悲欢,忘却整个世界。”先生言犹在耳,我辈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是不是也困于“小小悲欢”,达不成更高远的人生境界呢?

青年立足个人发展,不得总是咀嚼个人小小悲欢而忘却整个世界。

现代人尤其我们青年,似乎总是“不开心”,社会压力有之、升学压力有之、成长焦虑有之,于是,开心就从“日常用品”变成了高不可攀的“奢侈品”,那些大喊着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开心”的人,也只是在无力的对抗自己内心的虚无罢了!有没有可能是因我辈困在个人情绪的小小角落愈加无助与孤独,从而让“丧”与“EMO”轻松传染,人生失意的情绪不断地围猎着本就脆弱敏感的我们,于是我们活得浮躁又虚空,在浅表的个人境界中晃荡又迷惘,其实你不妨站起身来向外看去,别再咀嚼那小小的悲欢,高处必然有更大的世界。

青年立足个人发展,要心怀家国,能够超越个人悲欢,与民与国同忧乐。

当我们不再囿于个人小小的悲欢,我们就收获了个人精神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在这美好的年华应当多做一些有利于我们终身发展的事情,毫无疑问,心怀家国境界始大。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的“耶鲁村官”秦玥飞,本可以凭借世界名校博士头衔跻身所谓上流社会,他却在青春最美的年华选择脚踩大地,到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去,为一方百姓做实事,让一身才学为民,就像“感动中国”颁奖词写的那样: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秦玥飞超越个人悲欢,心怀家国,拥有了一个大写的人生,抵达了更高远的人生境界,那么我们呢?

青年立足个人发展,终能够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中找到精神归宿,达成最高境界。

冯友兰先生也有人生四境界的划分,分别是生存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所谓天地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要想达到这一境界何其难也!但庄子说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辈青年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给自己一次超脱,一次蜕变,莫要困在个人生存功利境界太久,要尽力臻于道德,通往天地,若不能达成,也尽力为之,因为追逐天人合一境界的过程也是个人发展境界升华的过程,你绽放过了,就是精神归宿的皈依,同样精彩。

一百年后的今天,国运已昌但前路仍遥。让我们谨记鲁迅先生教诲,不咀嚼小小悲欢,莫忘却整个世界,用对更高人生境界的求索,以期对抗我们这代青年的局限与软弱。

点评

本文基本贴合材料完成三境界递进关系的写作要求,也结合青年个人发展这个主线任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