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本工程平面、竖向尺寸复杂多变,给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带来很大困难。本公司将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测量工程师,配备先进的

测量仪器,组成本工程的测量班组,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实

施测量任务。

1、测量依据:

业主提供的现场红线桩的桩点位置及控制位置;建设单位提供的

图纸;施工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施工测量规程》

2、测量设备及人员配备

(1)、测量设备

全站仪1台DTMA-20

1台ET-02

精密水准仪1台DiNi10

自动安平水准仪2台DZS3-1

钢尺4把50m、30m各两把

激光铅直仪1台JDA-96

以上测量设备进场前应有经业主认可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的检

验合格证,现场专职计量员随时对计量仪器进行抽查;项目技术组必

须制定所有测量器具的检测计划,把施工测量的客观误差控制在规范

允许的范围之内。

(2)、项目经理部设有:专业工程师一名全面负责工程测量技

术管理工作;栋号工程师:负责技术交底、技术资料收集整理、指导

测量人员工作;测量员5名:持证上岗,负责现场测量放线。

3、平面控制测量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的原则

①、平面控制网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

制低精度的原则。

②、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依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

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

③、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④、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

漆做好测量标记。

(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该控制网按Ⅱ及建筑方格网进行测设,测角中误差±10″,边长

相对中误差1/20000。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桩点及通视良好原则,用

导线引测出场内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经两测回校核,测角中误差12″

,测距中误差15mm为合格,并作为建筑物定位放线的依据。

、高程测量

(1)、水准点引入采用往返测量,即由一个水准点出发,将标

高引入施工现场内的高程控制点,控制点测设完毕后,测至另一个水

准点,用另一个水准点校核;再原路测回第一个水准点。测量结束后

,校核几个点的控制点标高,引入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标高统一使

用±0.000。

(2)、水准点引入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即用水准仪

中丝读数,塔尺双面读数,每站管测顺序为“后-后-前-前”。每站

前后视距离在50m左右。

(3)、场区内至少设三个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不小于25m

,距槽边线不小于15m。

(4)、主体结构标高传递

)、主要包括:施工层的放线与抄平,建筑物主轴线的竖向投

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及结构安装等。

2)、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外立面上,作

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轴线的竖向投测应以建筑物轴线

控制桩为测站,并事先进行校测,确保其位置准确。

3)、为保证精度要求,采用经纬仪与吊线锤联合投测的外控方

法,线锤重量不小于1kg。线锤吊线每隔2层用J2经纬仪校测一次,及

时纠正偏差,当施工至高层时,可用J2经纬仪配合弯管目镜进行投测

4)、控制轴线投测到施工层后,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

于所使用钢尺长度(本工程选用钢尺长度为50m)。施工层放线时,

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放设细部轴线,然后据此

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

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每单元建筑应

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为每层±3mm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