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诊、听诊、嗅诊.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人:文星星

兽医临床诊疗

1.

2.

3.

4.

叩诊

5.

听诊

目录

CONTENTS

触诊

问诊

视诊

6.

嗅诊

Part-4

叩诊

一、定义

叩诊是根据叩击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根据所产生的音响的性质、触感反弹力的大小结合观察动物的反应,来推断内部病理变化或某器官的投影轮廓的检查方法。

四、叩诊

二、方法

叩诊的方法包括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

1.直接叩诊是指用手指或叩诊槌直接叩击动物体表的方法,可用于脊柱、副鼻窦、喉囊等组织和器官的检查。

四、叩诊

2.间接叩诊。

(1)指指叩诊

(2)槌板叩诊

四、叩诊

四、叩诊

四、叩诊

指指叩诊

四、叩诊

槌板叩诊

直接叩诊主要用于检查副鼻窦、喉囊心脏以及马属动物的盲肠和反刍动物的瘤胃等含气器官,以判断其内容物性状(气体、液体或固体)、含气量及紧张度。

间接叩诊主要用于检查肺脏、心脏及胸腔的病变;也可以检查肝、脾的大小和位置以及靠近腹壁的较大肠管的内容物性状。

同时通过叩诊,还可根据叩击时动物的反应来判断其敏感性

四、叩诊

三、叩诊音

1.清音:肺组织含气多,弹性好,振幅大,所以音响强,持续时间也长,但因频率低,音调也就低,这样的声音听之清晰,称为清音。

2.浊音:肌肉、肝脏等部位,不含气体且密度较大,弹性差,振幅小,音也就弱,持续时间也短,但频率高,音调也高,此音听起来钝浊,故称浊音(或实音)。

四、叩诊

3.鼓音:在盲肠基部、瘤胃的上部,由于含有少量气体,音响较强,持续时间较长,音如鼓响,称之为鼓音。

4.半浊音:在肺的边缘部位,由于含气较少,清音不那么典型,再向周边叩击则呈浊音,它是介于清、浊音之间的过渡音,一般称之为半浊音。

5.过清音:一般正常时不易听到,它是介于清音和鼓音之间的一种声音,只在敲打含气过多而弹性减弱的组织,如肺气肿的肺组织边缘部位才能听到。

四、叩诊

四、叩诊注意事项

1.必须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2.用力要均匀,不可过重以免引起局部疼痛和不适;

3.用力的大小应根据检查的目的和被检查器官的解剖特点而不同;

4.若在叩击部位听到与其相应部位不符的异常声音,还要注意与邻近及解剖上相同的对称部位的变化相比较

四、叩诊

Part-5

听诊

一、定义

听诊是指借助听诊器或直接用耳来听取机体发出的自然或病理性音响,根据音响的性质特点判断疾病。

五、听诊

二、内容

听诊的应用范围涉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系统。

1.对心血管系统,可应用于听取心音,特别是判定心音的频率、强度、性质、节律、心杂音、心包的摩擦音以及击水音等;

2.对呼吸系统。主要听取喉、气管以及肺泡呼吸音、附加的杂音与胸膜的病理性声音;

3.对消化系统。主要听取胃肠的蠕动音。

4.对生殖系统。主要听取胎儿的心音。

五、听诊

三、方法

听诊的方法可分为直接听诊法与间接听诊法。

1.直接听诊时不用器械,一般先于动物体表上放一听诊布做垫,然后将耳直接贴于动物体表的相应部位进行听诊。具有方法简单,声音真实的优点,但因检查者的姿势不便,多不习惯于应用。

五、听诊

2.间接听诊即器械听诊法,应用听诊器。但在兽医临诊上应注意其听诊器的微音装置与动物体表被毛接触,会产生很明显杂音,从而可干扰声音的听取与判断。

五、听诊

四、听诊注意事项

1.选择在安静的环境;

2.听诊器听头要紧密地放在动物体表的检查部位,防止滑动,但也不应过于用力压迫;

3.注意力集中在听取的声音上,并且同时要注意观察动物的动作;

4.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杂音;

5.听诊胆小易惊或性情暴烈的动物时,要由远而近的逐渐将听诊器集音头移至听诊区,以免引起动物反抗。

五、听诊

Part-6

嗅诊

一、定义

嗅诊是检查者通过嗅闻排泄物、分泌物、呼出气味及口腔气味,从而判断病变性质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的一种检查方法。

嗅诊的方法一般是用手掌将气味扇到自己鼻前来嗅闻。

六、嗅诊

一、定义

嗅诊是检查者通过嗅闻排泄物、分泌物、呼出气味及口腔气味,从而判断病变性质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的一种检查方法。

嗅诊的方法一般是用手掌将气味扇到自己鼻前来嗅闻。

六、嗅诊

二、嗅诊注意事项

1.临床中嗅诊可迅速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诊断线索,一旦发现有异常气味,必须深入检查。

2.嗅诊只对某些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3.嗅诊一般需结合其他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六、嗅诊

感谢您的观看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