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生理学教学讲义.pdfVIP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生理学教学讲义.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生理

学教学讲义

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

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各类刺激信号通过改变靶细胞

膜上的蛋白质构型,从而引起

靶细胞功能改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可理解为跨膜信号

传递。

(二)跨膜信号转导的特征:

(二)跨膜信号转导的特征:

1.各类刺激信号只改变膜结构中一种或

1.各类刺激信号只改变膜结构中一种或

数种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将细胞外

数种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将细胞外

的信息转变成细胞内的信息,这一信

的信息转变成细胞内的信息,这一信

息引发细胞功能变化。

息引发细胞功能变化。

2.体内需要转导的信号数,接受信号的

2.体内需要转导的信号数,接受信号的

靶细胞种类以及引发的功能变化都是

靶细胞种类以及引发的功能变化都是

多样的,但它们的转导过程仅限少数

多样的,但它们的转导过程仅限少数

途径。

途径。

二、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二、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一)通过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

(一)通过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

转导(三类通道)

转导(三类通道)

1.化学门控通道:

1.化学门控通道:

化学物质(递质、激素)→膜上

化学物质(递质、激素)→膜上

通道型受体蛋白→形成通道、允

通道型受体蛋白形成通道、允

许离子通过,故称促离子型受体。

许离子通过,故称促离子型受体。

2.电压门控通道蛋白

改变膜电位→通道型蛋白质构型改变

→通道开、相应离子易化扩散

3.机械门控通道蛋白:存在内耳毛细胞

3.机械门控通道蛋白:存在内耳毛细胞

内耳淋巴液振动→毛细胞受切向力弯

曲→通道开→离子易化扩散→毛细胞

兴奋(Ap)→沿神经传至听中枢

(二)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G蛋白

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

转导系统

1.激素结合膜上[G蛋白耦联]受体

→α亚单位结合GTP→G蛋白(+)

2.G蛋白(+)→(膜效应器酶)腺苷

酸环化酶(+)

3.↓(细胞内)

ATP→cAMP↑(第二信使)

G蛋白耦联受体也称促代谢性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也称促代谢性受体,

效应器酶除腺苷酸环化酶外,还有磷

效应器酶除腺苷酸环化酶外,还有磷

脂酶C;

脂酶C;

第二信使除cAMP外还有IP(三磷酸

第二信使除cAMP外还有IP(三磷酸

3

3

肌醇)、DG(二酰甘油)、钙离子等

肌醇)、DG(二酰甘油)、钙离子等

(三)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

(三)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

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肽类激素结合膜受体蛋白膜外肽段

细胞因膜内肽段激活

激活的膜内肽段有磷酸激酶活性:

(1)使肽段中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2)使胞内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磷酸化使细胞功能改变

以上分别为已确定的三种类型的跨

膜信号转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王小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