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李凯:历史解释与历史连续性-以汉初郡国并行制为例素材.doc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李凯:历史解释与历史连续性-以汉初郡国并行制为例素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李凯:历史解释与历史连续性-以汉初郡国并行制为例素材

PAGE

..

历史解释与历史连续性——以汉初郡国并行制为例

历史解释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它应该如何落实,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众多学者与广大一线教师对此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老师们往往把历史解释的工作集中在重大的历史现象上,比如秦王朝的郡县制、汉武帝的推恩令、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孙XX的三民主义等内容,越是令学生费解的概念,老师放置的精力就越大。于是,重大历史现象能够解释到位,而不少零碎的历史概念一带而过,要么是不予解释。这样的处理自然可以理解,毕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把所有历史现象解释得头头是道。但问题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铺垫,使得重大历史概念之间产生了断裂感;与其说历史课叙述的是历史,不如说是解释得当但已片段化的若干历史现象。即便老师精心地过渡,用人物线索或其他方式弥合了课堂呈现效果的断裂感,但历史内容的断裂感依然存在。

事实上,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不能分割,教学内容的推进过程中已经融入了老师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在一线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对一些边缘化的历史概念进行科学诠释,借此建立历史连续性。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时,在秦王朝的郡县制与汉武帝的推恩令之间,还存在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一般老师习惯于把它一带而过,指出刘邦错误地认为,秦王朝不分封亲戚子侄是秦亡的原因,所以在其晚年大封同姓诸侯。这样处理也能自圆其说,毕竟刘邦高估了同姓诸侯的忠诚度最终酿下苦果;但这样解说不能弥合秦的郡县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之间的裂缝:〔一如果说秦王朝的统治是铁板一块、郡县制推行顺畅的话,那为什么不能通过国家制度的运转平息秦末农民战争?〔二制度并不是心血来潮就能实践的,当时社会对这种制度一定存在内在的需求。即便是在汉武帝以后,郡国并行制仍旧没有废止,只不过王国不再成为中央政权的心腹之患,足见它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存在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是什么?〔三一个制度的出现绝非空穴来风,既然汉武帝能够通过推恩令来解决王国问题,那么推恩令的来源在哪里?和郡国并行制有着怎样的关系?深究起来,这些问题都是中学教学的盲点。如果只以刘邦错误地吸取秦亡历史教训的角度解释郡国并行制,以上三个问题就没有解决,秦代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推恩令之间就会有很大的断裂感。所以我们势必要围绕着这三个问题,重新诠释郡国并行制,寻求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李凯:历史解释与历史连续性-以汉初郡国并行制为例素材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第一个问题非常复杂。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中,暴政造成民变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仔细考察,这里人们常说的秦的暴政,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秦王朝滥用民力、大兴徭役、赋税以满足其欲望,是统治者个人的一己之私。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民众,尤其是东方六国民众经不起秦王朝的敲骨吸髓,这些内容为人们熟知。另外一方面,并不纯是统治者一己之私使然,而是秦王朝统治者急于求成、中央集权推进过快,大大超出了东方六国贵族与民众的许可度;而秦统治者带有极大的优越感,对六国施以政治强压而完全无视其呼声。前者能从阶级矛盾的角度予以诠释,但后者就没有阶级矛盾这么简单,而是秦王朝版图内秦人与非秦人、秦政权与反秦势力、郡县制度与反郡县制度的较量。事实上,秦统治者完成了统一,并不意味着秦王朝就是铁板一块;秦在统一之后迅速推行郡县制,却没有让郡县制度深入人心。钱穆先生说,始皇既卒,赵高用事。天下解体,怨望日甚。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XX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1]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之所以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一是因为意识形态本身就带有顽固性,从李斯力排众议力主郡县,以及秦末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就能看出,分封的政治格局仍是不少人眼中的理想国;二是因为,秦王朝强行推行郡县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宣传郡县制度、让东方民众从情理上接受它;更没有给六国贵族怀柔安抚、对东方民众施以惠政,让人们拥护它。秦王朝隳名城、杀豪杰、徙豪民、销天下之兵、巡行东方的过程中,都表明秦统治者在推广郡县的同时,逆向的离心力始终存在。田余庆先生指出,战国晚年,楚国军事力量虽已就衰,但在关东六国中还是比较强大的。前260年秦赵长平战役之后,六国中与秦同大而足以难秦的,只有楚。秦灭楚,经过了较久的艰苦战争;楚被灭后,潜力还在。所以陈胜一呼而楚境震动,关东沸腾,张楚所具有的号召力量其他关东五国都无法比拟[2]。陈苏镇先生也指出,楚人在六国之中反秦最为激烈,表现出鲜明的自发性,楚地百姓也积极支持参与反秦,楚军上下皆以反秦为己任,矛头指向XX;燕赵韩魏的反秦斗争激烈程度不如楚[3]。这些事实都说明,在秦始皇统一后的十几年,秦王朝内部的危

文档评论(0)

宋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