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优质课堂教学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父母课堂》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父母课堂》优质课堂教学教案1

教学内容:

寓教于乐,让孩子轻松学习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寓教于乐,

熟悉到寓教于乐与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成果的亲密关系。

2、通过指出我校现在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是严格要求学生

去学习与高考有关的科目,造成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无法放下

负担轻松学习的现状。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寓教于乐,创

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激

发兴趣,提高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熊文涛,20XX年从长沙南雅中学走出来的“美国高考状元”。

熊文涛在美国SAT(ScholasticAssesssmentTtest,即学术能力

评估测试)考试中取得了最高分——数理化三科满分2400分的

成果。为此他先后收到威廉姆斯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

学等美国顶尖大学的录用通知书。最终他选择了威廉姆斯学院,

并获得将近160万人民币的奖学金。熊文涛的父母只是平凡的

职工,但他们都特殊注意孩子的教育,喜爱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

学习,让孩子在“乐”中学。

1

熊文涛的父母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

他的父母回忆说,熊文涛并没有参与过什么音乐、绘画等学习班,

也没有特地为了提高学习成果去请家教、上培训班之类;相反,

我们在他的全部的课余时间,尽情陪他玩,让他的学习、生活布

满欢快。并且从孩子性格入手因人施教,从而引导孩子培育良好

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鼓舞孩

子,让孩子拥有最好的自信念,从而也让孩子在学习上能够对任

何科目的学习布满信念,不会产生畏惧感。

结论:正是由于父母的寓教于乐,成就了熊文涛的成功。

二、什么是寓教于乐

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前人曾留下丰富的教育心

理学遗产,其中一部分便涉及到“乐学”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

就应当是欢乐之事。在《论语》里,就有记载:“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他认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心情体验,能促进学生

的学习活动,增加学习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三、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人对中学生的忧虑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觉,他们在学习

方面最大的忧虑是“学习负担过重,精神上得不到满意而感到空

虚、孤独”和“考试”两项,占被试人数的64%之多。在某些

被老师认为是好学生的内心深处,也隐匿着对过分紧急的学习气

氛的不满和厌倦。某中学一优等生在周记中写道:“我实在是厌

2

了,我生来就是一架读书机器??”。厌学的结果,反过来又会影

响学生智能潜力的发掘,甚至抑制智能的正常发挥。这是极为可

怕的事实。

四、家长如何做到寓教于乐,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很重要:

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敬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子女从父母

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净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

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暖和,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气,从而产

生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子女

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净的心灵中也

会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学校中爱伙伴、

爱集体,将来爱人民、爱祖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青年。

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

有自豪感、开心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布满信念。

(二)满意孩子的需要

我们知道人有各种需要,客观事物满意学生的需要,是打算

其心情积极性的关键:满意需要,产生正心情;需要得不到满意,

则产生负心情。因此,在生活中,唯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满意孩

子的有关需要,才能使孩子产生欢乐心情,达成“乐学”。

1、满意孩子的求知需要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

趣。”“要以学问本身吸引孩子学习。”这都表明,在生活中对孩

子发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东西,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