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VIP

1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依据的教材版本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所选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源于本册课本中第二单元第2篇课文(全册第5课)《苏轼词两首》。本册第二单元是宋词单元,依次选的是《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一首。

指导思想

我们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以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依据,设计了本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此前,学生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对唐前的诗歌做了学习,在《必修三》第二单元对唐诗做了学习,并在本册第二单元学习了2首宋词,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特色、历史流变、鉴赏方法都有了一定了解,加之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苏轼的词作,对苏轼的生平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都有所了解,本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感受“词别是一家的独特风貌,通过反复吟诵感悟中国古典诗歌的声律美、意境美及蕴藉性,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把玩《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语言来理解词作思想内容,体味词作意境,感悟苏轼豪放词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1)课前熟读词作,借助工具书正音。查阅作者苏轼的生平经历,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自主理解词作大意。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词作意境。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词作运用“以古人之事浇自己块垒”的抒情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借古咏怀诗的鉴赏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理解词作大意的基础上,反复吟咏词作,领悟词作的意境,体察作者情思。

4.文化传承与理解

领悟词作优美意境,提升文学审美情操。

学习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大意。

(2)把握词作意境特点,体味词作蕴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

——鲍鹏山

二、文本探究

(一)文体整合,明确方向

见古迹——思古人、忆古事——抒己怀

(二)品读诗歌,厘清层次

1、分析上阙:临古地——情景交融

(1)人们认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写得好,你觉得呢?

①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

②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

③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

④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

(2)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观?你觉得其中描写精彩的地方在哪几个字?

明确: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一时多少豪杰又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引导小结上阕: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称颂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2.分析下阙:古人古事——抒发感怀

(1)下阙围绕周瑜这个人物进行挖掘:

①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明确:年轻有为,春风得意,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

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很有作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