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选择题

1.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3.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

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

《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4.下图是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5.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

6.东汉明帝时,青州刺史王望,因本州发生旱灾,“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禀粮,为作褐衣。事毕上言,帝以(王)望不先表请,章示百官,详议其罪。”幸亏尚书仆射钟离意引《春秋》大义论之,“帝嘉(钟离)意议,赦而不罪”。在这种“以便宜”制度下()

A.奖惩由君主的好恶决定 B.君主专制下的权力下放

C.朝廷失去控制地方能力 D.官员的能动性得以发挥

7.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8.秦汉时期,地方长官要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这些原始数据经核实后,朝廷会根据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也会根据结果编制财政预算。据此可知,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度()

A.有效杜绝基层吏治腐败 B.加强了基层治理制度化

C.旨在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D.保证了中央财税的增长

9.秦朝灭亡后,刘邦据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制,在秦国故土推行当地人更能接受的秦国风俗法律;对于东方六国故地,则设立同姓乃至异姓诸侯王,并允许东方王国从俗而治。这些措施旨在()

A.因势利导化解紧张态势 B.推行郡国并行之制

C.遵循旧制促进经济发展 D.吸取秦朝速亡教训

10.汉武帝时期,政府即令内迁的八郡之民复归匈奴本土,“布还诸县,皆赐以装钱,转输给食”;明帝时期,政府又规定若“边人遭乱为内郡人妻,在己卯赦前,一切遣还边,恣其所乐”,积极鼓励内迁之民返迁边疆故土。这些举措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东汉初期()

A.边疆危机得以解除 B.内迁之民的数量庞大

C.中原地区地位优势 D.统治疆域的日渐缩小

11.下表为汉高祖到汉武帝初期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由此可知,在此期间()

项目

高祖时期

吕后、惠帝时期

文帝时期

景帝时期

武帝初期

三公九卿

100

90

62

46

27

王国相

100

86

29

18

17

郡太守

88

60

40

0

6

A.军功制被察举制取代 B.统治者治国理念转变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社会阶层流动性降低

12.汉高祖时令五十岁以上有能力和号召力的老者为三老,可与官员共商政事;汉武帝时对高年赐王杖,并可享受许多特权,如买卖自由、吏民不得随便殴辱等;东汉放宽老年的恤刑范围,加重对不孝罪的惩罚。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

A.适应尊崇儒术政策 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C.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D.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13.汉武帝取消太尉,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作为最高军事长官,不参与朝政。汉昭帝后,大司马大将军参预机密,兼管军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