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作文押题:中国精神.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高考作文押题:中国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

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

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毒穴”的

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

怀,就是中国精神。

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

篇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审题指导】

1.试题解读:

此题沿袭2017年全国高考1卷的命题思路,在中国青年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的基础上继续收紧限制,让

考生以复兴中学代表的身份在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向世界各国的中学生介绍“中国精神”,这是带

有特定情境和特定任务的材料作文。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关注中国精神,传承中国精神。考生在审题

立意时要注意材料的核心概念,考生要注意材料厘定的“中国精神”的内涵。材料首先论述“中国精神”是

一种坚守,代代相传,并内化于心,潜意识下人人都在恪守;然后援引鲁迅的话佐证,再列举从古到

今具有“中国精神”的具体人物,最后总结其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考生结合材料延伸写作,即可完

成写作任务。

2.参考立意:

①中国精神,烛照未来。

②中国精神,民族之魂。

③国之脊梁,为国为民。

④中国精神,浩气永存。

⑤我所理解的中国精神。

【素材集萃】

(一)中国精神的名言

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2.中国精神经受历史长河的洗练,历久而弥新、克难而闪耀。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5.雄关漫道真如铁,跨越雄关,正是因为我们有比铁还硬的精神。(人民网)

6.一个描伤口如花朵的国度,一个抬泪眼望远方的民族,不会被打败,中国就是这样的国家!(梁辰)

7.精神不倒,方可化危机为契机,抖擞民族精神,振奋民族志气,让国泰民康,长治久安!(谢阳举)

8.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

不倒、奋勇向前。

9.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鲁迅)

(二)中国精神的典例

1.中国精神之女排精神

2019年世界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横扫劲敌美国队,豪取七连胜。赛后,人民日报以女排精神为

例,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人民日报写道:你觉得什么是中国精神?一个字,拼!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还依然

坚持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郎平

2.中国精神之右玉精神

右玉县地处晋西北地区黄土高原,近代生态环境恶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右玉人民坚持植树造林,

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以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咬定绿化不放

松,誓让山川变绿洲”,右玉精神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种树精神”,也是一种坚持生态发展、科学发展

的精神。

3.中国精神之西迁精神

64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手持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

红色乘车证,登上西行列车,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西迁”,用生命和

汗水在一片麦田上建起一所著名大学,为国家建设、为西部的文教事业奉献出青春年华。(来源:中

国网)

4.中国精神之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

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

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5.中国精神之马兰精神

1958年9月,中国核试验基地在新疆正式组建,因基地选址的戈壁滩上生长着马兰花,又称马兰基地。

40多年来,基地官兵以苦为荣,艰苦创业,成功地进行了多次不同方式、不同型号、不同威力的核武

器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