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古典诗词音韵格律简说[2].ppt

第三讲--古典诗词音韵格律简说[2].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古典诗歌音韵格律简说制作:韦盛年中古以前没有韵书,作者根据当时的语音选择同韵字。隋代以后有了韵书,诗人要依据韵书所定的同韵字来押韵,叫“诗韵”。白话文运动后,新诗可不押韵,也可押韵。押韵按现时的普通话语音系统来选择同韵字。建国后编有“中华新韵”,仅十四部,极易押韵。隋·陆法言著有《切韵》(今只存殘编),该书将字分为206韵,因分得过细,不便于运用,于是唐代规定相近的字可以通用。北宋·陈彭年等人依据《切韵》,修订增补后编出《广韵》一书,是现存最完备的古代韵书。南宋时,平水人刘渊把通用的字合并成为107韵,后人再减为106韵,这106韵统称为“平水韵”,一般就叫作诗韵。为后世通用。对仗对仗是近体诗格律的又一要素。仗,仪仗的仗。古代的仪仗队往往两两相对,故取其义。现代修辞学称之为对偶。规则五: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①对句与出句相应位置上的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仗的要求②对句与出句相应位置上的平仄相反(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绝句因是截取律诗而得,故可以全部不对仗,也可以全部对仗,也可以仅有一句对仗。所谓“工对”,就是同类事物相对。名词的词性要相同,而且其细类也要相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动物对动物,草木对草木等等。宽对一般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一般颈联必须工对,颔联则松一些。有工对、宽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宽对)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工对)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有“借对”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有流水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正对”,有“反对”正对:上下联内容相似或相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西湖岳飞墓)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反忌“合掌”合掌:上下联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潮州双忠祠)天下无双胜地江南第一名山(安徽白岳)总结一、近体诗要押平声韵。二、对、粘规则。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四、对句不能犯孤平、三平调,这时一三五不能不论;出句有特拗、大拗,这时二四六不分明。五、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对仗。近体诗的格律的美学特征平仄——对仗——押韵——抑扬的美对称的美回环的美在今天,古典诗歌要像在古时那样占据重要地位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表达我们时代的想象力、存在状况、复杂感情而言,新诗更为有力。写古体诗是追求一种雅趣,保持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情感。因此,学界一般认为:写古体诗,就应按古音写。这样,就离不开韵书了。写古诗,最好从写律诗开始。这样开始虽然比较难些,但对掌握古诗写法很有好处。写诗诗人应“戴着镣铐跳舞”。——闻一多课后思考练习1。近体诗格律的三个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四声”?什么是“平仄”?2。对”对仗”有什么要求?3。什么是宽对?什么是工对?4。近体诗对押韵有什么要求?6。试完成下面的对联:孙行者□□□独脚兽□□□7.试分析下列对联(对句)的格律.才赏云山一路景又看珠水万家灯领风气之先立学术之颠**学习要点○古典诗歌的分类○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的美学特征古典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四言/三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按诗句字数分)骚体诗/乐府诗/行、歌行/古体绝句(按体裁类型分)律诗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六言律诗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典诗歌的分类古典诗歌的押韵诗词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