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进展.docx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进展.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摘要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是新生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对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的深入,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药物治疗;进展

1.引言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是指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该病病情重、发展快,可导致患儿呼吸困难、发绀、心功能不全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探讨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2.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等。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为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亦可见于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病原体感染、免疫损伤、气道炎症反应、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有关。病原体感染可导致气道上皮细胞损伤,使黏液分泌增加、纤毛运动减弱,从而引起气道阻塞。免疫损伤和炎症反应可导致气道壁水肿、平滑肌痉挛,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气道高反应性使新生儿对各种刺激更加敏感,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3.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原体治疗、缓解症状治疗、免疫治疗等。以下分别介绍各类药物的治疗进展。

3.1抗病原体治疗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新型抗病毒药物如法匹拉韦、瑞德西韦等也在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抗细菌治疗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细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生素治疗是关键。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有第三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美罗培南等。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并注意药物剂量和疗程。

抗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治疗

针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的抗生素治疗也是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剂量和疗程,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2缓解症状治疗

缓解症状治疗主要包括吸氧、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等。吸氧可改善患儿低氧血症,提高氧合作用。雾化吸入可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呼吸困难。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3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针对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免疫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胸腺肽α1等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如干扰素α、白细胞介素2等也在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4.小结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治疗难题。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和病原菌特点,合理选用抗病原体药物、缓解症状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同时,加强对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3):176179.

[2]陈宏,陈愉,陈小英,等.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8,56(1):4851.

[3]王卫平.儿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重点关注的细节: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和婴儿期。该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也可能引起该病。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病原体感染、免疫损伤、气道炎症反应、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原体治疗、缓解症状治疗和免疫治疗。

1.抗病原体治疗

抗病原体治疗是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的病原体,抗病原体治疗分为抗病毒治疗和抗细菌治疗。

1.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主要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治疗目的。奥司他韦是一种针对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从感染的细胞中释放,达到治疗目的。法匹拉韦和瑞德西韦是新型抗病毒药物,法匹拉韦通过抑制病毒的

文档评论(0)

159****32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