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坠床及烫伤风险管理PPT课件.ppt

跌倒、坠床及烫伤风险管理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行动不便、虚弱无法自我照顾、儿童患者、视力模糊及65岁以上的老人等,请家属在旁陪伴。2下床时请慢慢起身,特别是您服用某些特殊药物时,如降压药、安眠药、降糖药、利尿药等。3当您需要协助时,请按呼叫铃,护士会来到您的身边。十一、预防跌倒10知道**4保持地面干燥,如地面弄湿,及时请护士处理。5请将物品尽量收于柜内,以保持走道通畅。6卧床时请拉起床栏,特别是病人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时。预防跌倒10知道**7卧床休息或者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请先告知医护人员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8将您的生活用品放在您容易取到的地方。9病房保持灯光明亮,是您行动更方便。10请穿上合适尺码的衣裤及平稳、防滑、厚底的鞋子以免绊倒。预防跌倒10知道**烫伤的高危人群①????1~4岁的儿童,缺乏对热源危害的识别能力,出于好奇触摸取暖器、电暖炉、热水壶等发生上肢烫伤。②????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和缺乏躲避危害的能力,在使用取暖器,热水袋等而发生接触部位的烫伤。③????糖尿病病人、卒中瘫痪者、老年痴呆者,除了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和缺乏躲避危害的能力外,还无法及时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发生烫伤后常常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直到局部感染或坏死,才被发现送到医院处理**烫伤的高危人群④????睡眠中的健康人:健康人入睡后特别是进入深睡眠状态后,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下降,在使用热水袋或取暖壶时接触部位发生“慢性烫伤”,即温度不高但接触时间长而发生的深度烫伤。⑤????厨房中的烫伤:进入冬季,按照中国的习惯要进补,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餐厅,厨房内烫伤均有发生。有的是热油飞溅、有的是热汤翻洒等。⑥????吃火锅烫伤:进入冬季,家庭和餐厅开始流行吃火锅,滚热的汤水不小心就烫伤了手脚,甚至面部**烫伤的预防措施①儿童:远离取暖设备,有专人看护,或将取暖设备置于儿童触摸不到的地方。②老年人、糖尿病人、瘫痪者、痴呆者等取暖最好用空调、暖气片,避免用热水袋、取暖器。还要每日检查皮肤,洗脚的水温以38-40度为宜,不能过烫,以免发生烫伤。③健康人入睡前需将取暖器或热水袋远离身体任何部位,预防入睡后烫伤。**烫伤的原因人体烫伤的阈值是45度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往往影响不大或者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烫伤的原因低温烫伤常常发生在疼痛感觉迟钝的人低温烫伤常常发生在疼痛感觉迟钝的人身上,比如:截瘫、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等病人,因为疼痛阈值高,不能及时规避损伤的风险。低温烫伤应该预防为主:应用前准确测量温度,控制不要超过45度的温度.,持续时间不要过长,如果烫伤可以冷水冲洗30分钟,去除残余热量,避免进一步损害。**如何正确处理1.????烫伤发生时首先用自来水冲或浸于自来水中20分钟左右,预防热力向深部渗透。但是不能用冰块冰敷,剧烈收缩局部血管可引起组织血供不良加重组织损害。2.????Ⅰ度烫伤为红斑型烫伤,无需特殊处理,1周后会自动修复。******-*k*主讲人:彭昌林跌倒、坠床及烫伤

风险管理

**4走路跌倒3检查时跌倒2在病房跌倒跌倒的发生无所不在我们还能做什么?1在厕所跌倒**

一、跌倒的定义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1一般损伤,如软组织损伤2严重损伤骨折甚至死亡3延长住院日期,增加住院费用4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5影响医疗机构的信誉二、跌倒的危害**三、跌倒的原因**跌倒的因素1、生理因素机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平衡功能下降、视力衰弱2、疾病因素脑血管病、痴呆、骨关节疾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合并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等3、药物因素降压、降糖药、镇静药、抗心律失常药、长期应用利尿药**4、社会心理因素:害怕或高估自己的体能5、地点与体位因素:床旁、厕所,起床、上床或如厕时起身。6、环境因素:占51%,地面不平坦、通道有障碍物、地面湿滑、设施不适合、光线不足7、其他因素:无陪伴、护理人员是否充足、穿着过长过大的衣裤,鞋子过大,鞋跟过高过细,鞋底光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32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