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15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发明之前的书写材料2、简帛的缺点

3、发明时间

4、改进人物、时间、材料、、优点、意义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陶器甲骨青铜器竹木简丝帛石壁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甘肃天水)——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放马滩纸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作了哪些改进工作?原料:旧鱼网树皮麻头破布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西安灞桥、甘肃天水)。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意义:传播:改进:发明: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思考: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成就及地位:生活时期: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方法,后世尊称为“医圣”1、张仲景东汉末年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二、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150--219年)东汉南阳人《伤寒杂病论》书影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及地位:擅长技术:生活时期:东汉末年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编制“五禽戏”2、华佗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二、张仲景和华佗五禽戏熊形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内容:作者: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地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书的典范,文学的杰作。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三、历史巨著《史记》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完成父愿,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忍不拔,奋笔疾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创始人:地位:1、道教的兴起兴起:东汉末年在我国民间兴起。张凌创立五斗米道。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张角创立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术四、道教和佛教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古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传入:起源:2、佛教的兴起基本教义: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四、道教和佛教东汉明帝影响:2、佛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派别发源地时间信仰对象宗教场所教义佛教道教印度西汉末年佛寺院转世投胎,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幸福东汉时期神仙道观修身养性,炼制丹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中国领域时代人物成就造纸西汉东汉医学东汉历史学西汉宗教东汉西汉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佛教传入中原张陵张角太平道教五斗米道教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B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D.郦道元B4、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A、宏扬佛教文化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D、兴趣所致5、下列哪一种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7、《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A、内容丰富B、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C、歌颂了农民领袖D、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

文档评论(0)

haolaosh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