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规范.pdf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地区采用温室气体光腔衰荡光谱法在线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分为QXT1252011和QXT1182020两份,旨在确保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分布均匀,减少辐射强度QXT1252011定义了气态观测术语工作标准及质量控制内容,适用于山西行政区域内QXT1182020定义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上数据质量控制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在线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检查

与标记、数据校正、数据综合分析与标识。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行政区域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光腔衰荡光谱法在线观测数据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QX/T125—2011温室气体本底观测术语

QX/T118—2020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

QX/T39—2005气象数据核心元数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

分子式为CO,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寿命)可达几十年或上百年,是影响地

2

球辐射平衡的主要温室气体。人为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燃烧,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工业过程排

放,主要汇是陆地和海洋吸收。

[来源:QX/T125—2011定义4.2]

3.2

甲烷methane

分子式为CH,属于碳氢化合物,化学性质较稳定,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约12年。以100年计,

4

其单个分子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为二氧化碳的25倍。主要来源是湿地、农业生产(主要是稻田排放)、

反刍动物饲养、白蚁、海洋与天然气开采和使用等,主要汇是大气光化学过程。

[来源:QX/T125—2011定义4.3]

3.3

工作标气workingstandard

实验室标气直接衍生的、供某套特定观测系统日常使用的标气,用于样品中目标物种的定量。根据

仪器消耗标气的量和使用频率而有所不同。使用前后用上一级标气各标定一次。

[来源:QX/T125—2011定义10.8]

3.4

目标气targetgas

1

工作标气的一种,将浓度(接近目标物质的大气浓度)已知的标气作为待测气体,每隔一定周期重

复测定,用以监视分析系统的运行情况。

[来源:QX/T125—2011定义10.9]

3.5

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

观测记录达到所要求质量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来源:QX/T118—2020定义2.2]

3.6

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

[来源:QX/T39—2005定义3.3]

4质量控制内容

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检查与标记、数据校正、数据质量综合分析与标识。

5质量控制方法

5.1数据收集

5.1.1基本要求

5.1.1.1数据收集包括在线观测数据与元数据收集。收集应全面、完整。

5.1.1.2在线观测数据包括观测时间、观测要素、数据单位等。

5.1.1.3元数据包括观测站点信息、观测仪器信息、观测现场记录信息、工作标气和目标气信息。

5.1.2元数据

5.1.2.1站点信息

包括站点名称、站号、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周边地形及环境特征、局地污染源情况、历史沿革

等。

5.1.2.2观测仪器信息

包括仪器名称、型号、仪器运行状态(光腔温度、光腔压力、进气流量、水汽含量)等。

5.1.2.3观测现场记录信息

包括仪器故障(巡检、校准、更换酒精、更换标气等维护检修情况)、人为活动因素(人员参观、

秸秆燃烧等情况)、自然因素(强风、暴雨、火灾等情况)等。

5.1.2.4工作标气、目标气信息

包括工作标气和目标气气瓶编号,生产厂家及溯源信息,应符合国家气象计量站认证的标准。

包括工作标气和目标气的压力,应在不低于3.5MPa的合理范围内使用。

包括工作标气和目标气的浓度范围,CO和CH浓度应涵盖其在观测点环境空气中浓度变化范围。

24

包括工作标气和目标气浓度信息、更换时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