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莞四中高一上学期中期考试地理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3.10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于2010年10月份发射升空的“嫦娥二号”卫星已于2012年4月15日受控飞向距离地球大约1000万公里的太阳系空间,择机开展对4179号小行星的探测,为未来的小天体探测积累经验。完成下面小题。

1.对“嫦娥二号”的目前身份准确的定位是()

A.人造天体 B.地球的人造卫星

C.月球卫星 D.太阳系中的行星

2.下图为“嫦娥二号”探月期间运行示意图,比图中所示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3.与地球相比,“嫦娥二号”卫星更易遭受流星体袭击,主要原因是()

A.离小行星带更近 B.几乎无大气层保护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所在轨道流星体多

【答案】1.A2.D3.B

【解析】

【1题详解】

目前“嫦娥二号”运行在太阳系空间中,既不围绕地球转,也不围绕月球转,B、C错误;它的运行轨道也不是环绕太阳运行的,D错误;它只是一颗人造天体,A正确。故选A。

2题详解】

图中天体乙为月球,甲为地球,图示天体系统为地月系,比它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除小行星带外,其他小天体也会撞击地球或“嫦娥二号”卫星,但与地球相比,“嫦娥二号”体积小,质量小,表面没有大气层保护,受到流星体袭击时不能摩擦燃烧,导致更易遭受流星体袭击,B正确,AD错误;与地球同在太阳系,宇宙环境均较为安全,C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一共有4级,由大到小的排列是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它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1967年5月,美国军方发现,所有的无线电通讯和雷达系统在数天内无法工作。美军误以为是苏军开战的讯号,于是阿拉斯加、格陵兰岛和英国三地新安装的洲际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迅速进入战备状态。数日后,警报解除,原来是虚惊一场。此次导弹危机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完成下面小题。

4.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5.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丢失

C.指南针失灵 D.我国南方洪涝多发

【答案】4.A5.D

【解析】

【4题详解】

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个强烈的“喷嚏”指太阳的太阳耀斑爆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根据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判断为太阳耀斑爆发,A正确,太阳正处在壮年期,辐射稳定,不会出现突然增强、减弱的现象,更不会爆炸,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让以磁场定位的设备和生物迷航;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A、B、C都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洪涝灾害虽然与太阳活动存在相关性,但是也仅仅是统计学上的相关,并没有对应关系,更不能说是本次耀斑暴发产生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与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存在相关性。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M界面为()

A.地表 B.莫霍界面 C.软流层 D.古登堡界面

7.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

C.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

D.地形高度与M界面深度大致呈现“倒影”的关系

【答案】6.B7.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特征。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M界面在青藏高原区深度为60~70千米,在青岛附近约为30千米。根据平原地壳为17千米左右,山地、高原地壳为60-70千米,则M界面为地壳和地幔分界线-莫霍面。故选B。

【7题详解】

读图,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所以地

文档评论(0)

张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