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案例及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园贷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学生:非常后悔,再不入“坑”

随着“白条”、“花呗”以及P2P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快速兴起,

相关市场也日趋细化,其中,校园贷款、校园分期成为各大机构争抢

的“香饽饽”。与此同时,个别大学生因此背上高额负债,甚至自杀

的案例被媒体报道。那么,平台力推校园贷的现状如何?大学生借来

的钱去哪儿了?如借款人无力偿还,平台又将如何催收?对此,《每

日经济新闻》记者为您带来深度调查,剖析校园借贷生态链。

“现在非常后悔。以后一定合理消费,再也不想和这类网络分期

贷款平台产生交集。”武汉某高校大三学生李好(化名)告诉《每日

经济新闻》记者。

2015年,由于提前用完了三个月的生活费,李好在朋友的推荐

下通过趣分期平台贷款3千元。“虽然家里经济条件还不错,但毕竟

是因为不合理消费产生了财务紧张,不好意思跟父母再要,于是打算

先贷款,之后再分月还清。”李好表示。

据李好介绍,趣分期办理贷款的速度很快,基本上一天之后即可

通过认证。就李同学当时提供给趣分期的个人信息,该平台给出了

7000元的额度,其中,可提现额度为3000元。这3000元可以直接

转入用户绑定的支付宝账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趣分期官方网站提供的信息发现,趣

分期的贷款额度分V1、V2、V3三个等级,额度分别为3000元、7000

元、9000元。其中,申请V1等级只需要线上认证,包括填写支付宝

芝麻信用授权、学籍认证、父母等信息;V2等级则需上门审核,即

学生在网上申请后填写学校及宿舍信息,趣分期的校园代理会上门对

相关资料进行审核;V3等级也是由校园代理上门审核,不过所需资

料则更多,包括成绩单,最近3~6个月支付宝流水情况等。

“就我所代理的学校而言,同学们贷款还是相对谨慎的。虽然通

过趣分期贷款比银行容易,但是大部分同学对于主动借款都持谨慎态

度,会在签约前对利息及还款流程认真核实。”趣分期武汉某高校校

园代理林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虽然最后顺利还上了趣分期的贷款,但李同学仍觉后悔。他告诉

记者,由于受家庭教育影响,向“别人”借钱一直是压在他心里的一

块石头,想与朋友倾诉却又说不出口。而经过这件事后,他决定好好

反思自己生活方式上的问题,以后再不入“坑”。

实际上,在提供父母信息(主要是姓名和联系方式)给趣分期平

台以获取贷款额度的过程中,李好非常犹豫。“我并不想让父母知道

我用了这种(分期贷款)APP。最后校园代理给我的承诺是,不会打

骚扰电话,只要按期还款就不会让父母知晓。”李同学说。

贷款学生并非都能掌握好“尺度”

武汉某高校大四学生马彦(化名)是同学眼中的“购物达人”。

他从高中起就在淘宝等购物网站购买物品,是支付宝的深度用户。在

分期付款流行的当下,他也不甘落后,很早就使用京东白条、蚂蚁花

呗等工具。

马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使用分期付款功能很大程度

上是把它当做信用卡,如今使用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付款还能在京

东、淘宝上享受一定的购物优惠,且京东白条30日之内还款或蚂蚁

花呗在下月10号之前还款都是不需要利息的。

2015年,马彦在京东打了24次“白条”,共4180元,在支付

宝使用蚂蚁花呗共消费约2000元。“贷款消费很容易让我产生一种

错觉,我可以随时购买我想要的东西,但还款时仍会吃惊自己欠款这

么多。”马彦说。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尺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某个大学生贷款QQ群里发现,大部分同学

并不打算还款,不少同学都有因逾期而被各贷款平台通知父母或学校

的经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该QQ群内很多同学都是因为经不

住诱惑步入分期贷款的死循环,“拆东墙补西墙”的这种方式很常见,

而一旦踏入逾期,贷款平台各种催款方式不断,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很

大影响。

多数同学分期付款都是购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有同学表示,

自己在某平台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台iPhone6,目前已经还款16期,

已还近7000元,但是还差3000多未还。而令他愤怒的原因是,贷款

时并没有仔细计算过最终还款利息,如今还款额已经远超当时的购买

价格,心理上产生了极度的不平衡。

实际上,对于逾期情况,贷款

文档评论(0)

洞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博士生

认证主体宁夏三科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500MABW4P8P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