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真实情境创设路径探析.docx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真实情境创设路径探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真实情境创设路径探析

摘?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去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主张通过跨学科活动去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经验,支持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支持学生参与项目化学习活动。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时则应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与优化,使得学生能在情境式体验活动中进行探究、创新、整合,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真实情境

项目化学习模式主张通过设计驱动型问题,通过跨学科整合去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活动中,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积极建构知识,并生成素养的新型模式,主张在项目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且能主动打破学科界限去引导学生解决真实而具体的问题,而整个过程不仅是情境体验式的过程,也是探究、创新的过程。

因此,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时,初中语文教师应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使得学生能在情境体验中自觉完成项目探究任务,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实践能力,在生活应用与创新活动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本研究由此对如何创设真实情境进行探析。

一、通过生活观察与体验创设真实情境

项目化学习模式本身就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过程,所以在创设真实情境时,教师应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活动,使得学生在项目准备阶段便能积极迁移成长经历,借助生活经验去思考解决项目任务的可行方法,自觉做出项目决策、设计项目计划。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种,根据项目主题设计生活观察、体验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下理解项目主题的实际意义,由此探究解决项目任务的实施方案,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其主动地解决真实问题。例如,在《白杨礼赞》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轮项目化学习活动:观察白杨树的生长习性,画出一幅白杨图。为此,教师提前搜索了本地白杨树的种植地,鼓励学生实地观察白杨树的造型、色彩,向种植区的专业人员请教种植白杨树的方式方法,且能在实地写生,描绘白杨树的造型。在本轮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同确定观赏白杨树的游览计划,通过小组成员的不同视角观察白杨树的生物样态,结合《白杨礼赞》这篇课文,再进行联想与思考,感知作者礼赞白杨树的心情,探究白杨树的文学形象。这样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学生能有效地积累生活体验经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顺利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第二种,利用生活实物进行演示,在课堂上布置主题鲜明的物质环境,使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引出项目任务,增强学生的直接体验,使其积极探究应用语文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可行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山川美景”单元教学实践中,《三峡》和短文二篇里的课文都展现了祖国山河的不同风景,从文学角度记录了祖国山川。根据本单元的知识主题,教师设计了一轮项目化学习活动,即“探访本地的山川美景”,指导学生游历本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利用祖国文字去赞美家乡美景。在活动中,教师打印了一些记录本地山川美景的照片,在项目准备阶段布置了照片墙,而且也鼓励学生准备自己购买的旅游景点介绍手册、纪念品等实物。这样一来,全班学生则可以在主题鲜明的物质环境下进入项目情境中,主动分享自己的游历经历,这能顺利优化学生的体验感,使其顺利地参与到项目学习活动中。

以上利用生活实物、体验活动去创设真实情境的作用是非常鲜明的,学生往往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体验下理解项目任务的具体要求,且多数学生都能随着项目任务做出合理的学习决策,能够主动地分享自身的实践经验,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自主应用祖国文字,这也就能促使学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巧借数字资源与媒体创设社会情境

在《新课标》中,教育部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且早在2018年教育部便指出要在教学体系中嵌入智能化的教学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去优化教学结构,实现精准教学。教师应主动整合数字化资源,据此创设项目化学习情境,尽可能地还原社会文化场景,使得学生能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会,有效且能动地达到预期水平,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心智发育状态。

比如在“文化的印迹”单元教学中,当学生学完了《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这两篇课文之后,教师设计了一轮项目化学习活动:调查我国传统石拱桥的建筑风格与艺术特点,并且能做出合理的工程解释,尝试制作一座石拱桥的模型。在活动中,教师利用数字化资源创设了真实情境,从互联网平台上整理了丰富的石拱桥的工程资料,包括图纸、石拱桥建造成功的成品,并且整理了一些旅行博主所录制的参观石拱桥的短视频。教师首先播放了旅行博主所拍摄的短视频,使得学生能从美的角度欣赏中国石拱桥,初步学习石拱桥的历史文化,然后便呈现了关于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