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文.docx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据此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同时树立科学的实证精神。本文从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谈起,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有效策略,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问题对策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紧接着,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2013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中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些国家政策层面的事实表明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新理念在全国范围内达成共识,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2017)》进一步明确界定了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涵五大方面: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史料实证是学科本质特色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能的必要途径。通过五大素养的交融渗透培养实施,实现党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与任务。

课程标准关于史料实证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从四个维度进行分解:

(1)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历史学习讲究史论结合,史由证来。通过实证素养培养可以使学生从深层次与历史对话,利用史料作为证据,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促进思维水平的提高。通过史料实证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史料的甄别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在今后社会中形成自觉的实证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学会收集和选择各种有用信息,形成较高水平的实证意识,最终养成实事求是和理性思考的公民素养。

鉴于此,加强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们在思想认识和实际操作上有所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历史成绩也明显提高。然而联系本地区的教育现状,对史料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角度来说:

1.史料实证意识缺乏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在课堂上掌握了哪些知识点,了解到了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而不是关注这些历史史实或历史故事是否是真实的。在调查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学生对于史料的了解很粗浅,也不知道如何去辨别史料的真伪,在平时历史的论述中,学生一般只是简单的陈述事实,即使是讲到自己的观点时,更多的是从自身主观判断和主观意识的分析而言,而很少会运用史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2.解读历史能力较弱

从目前教学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解释素养涉及的学科技能与学科思维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更有学生根本意识不到历史解释的存在。大概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很好的运用分析、比较、联系、归纳、演绎等技能解决问题。因此,学生一旦遇到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问题,就不知如何去分析、理解,如何去合理的解释相关问题了。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也可以了解到,教师认为学生对历史没有自己的看法。受知识面狭窄,技能掌握不足等影响,学生没有自己的历史解释。

(二)从教师角度来说:

1.教学观念落后,评价方式传统

传统历史教学重视通过教师陈述来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则强调教师对过程性的指导。很多高中教师目前评价学生仍是以考试为单一的手段,教学中仍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考试被认为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主体地位,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佳。他们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做无用功,更愿意把时间放到讲题、练题上。教师在教学中只以考试为讲授的目的,带有较强的功利心,不会主动去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缺乏对史料教学能力提高的自觉性。

2.素养参差不齐,发展空间不足

史料实证素养培养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参与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史学基本功,能自觉主动的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成果,并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就基本不再接触史学研究,对史学新动态信息较为闭塞,缺乏对史料的迁移和质疑能力,专业素养不足。这就导致教师在选取史料时底气不足,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