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VIP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和”始见于金文,本义指声音相应和,读hè。“和”由本义和谐,引申到平和、温和、柔和这层意思,读hé。中国人有多喜欢“和”这个字呢?看看那些大家崇尚的观念就知道了: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平共处、和而不同……看看那些人人喜爱的景致就知道了:风和日暖、春和景明、和风细雨、惠风和畅……看看那些为人处世的态度就知道了: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心平气和、握手言和……关于“和”的名句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4.以和邦国,以谐万民。——《周礼》一、探“和”之义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是指内心平和,不与人相争;所谓不同,是指每个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样。天下君子千千万万,他们心中的“和”都是一样的,而所学、所立的志向、事业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是因为小人作恶都是一样的,因此说是“同”;喜欢互相争斗,因此说是不和。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和,没有背离抵触的心;同,有偏袒勾结的意思。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和因义而起,同由利而生。义,即合适,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尚未在诸多方面(强求一致),所以不同。然而不同之和,不是执己之见,对和没有损害。利,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众致力于这些,所以有争夺之心,所以同而不和。这是君子、小人的区别。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景公对晏子道:“只有梁丘据与我是和洽的!”晏子回答道:“梁丘据与国君只是相同而已,哪里称得上是和洽?”景公问道:“和与同有差别吗?”晏子答道:“有差别。国君所认可的事情,里边就有不可的因素。臣进言指出不可的地方,这样就使国君的认可更加全面。国君所否认的事情,里边也含有可行的成份。臣下进言指出可行的事,这样就排除了不合适的否认。所以这样制定的政令就不会自相矛盾,人们听了政令就没有争议。如今梁丘据可不是这样,国君认可的,梁丘据也随声附和;国君所否认的,梁丘据也跟着说该否。假若用白水加白水,谁能吃出滋味?若是演奏乐曲,只用琴瑟弹奏一个声音,谁能听到和谐的乐曲?不可以同的道理就像这样。”“和”与“同”的区别①和,“心不争”;同,偏袒勾结,“为恶如一”②和因义而起,同由利而生。③和,是相对统一;同,是完全一致,没有多样性。“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1.“和而不同”是正确的思想方法2.“和而不同”是为人处世的准绳3.“和而不同”是从政治国的法宝4.“和而不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和”的内涵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弘扬大德,让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又协调百姓,实现社会和睦;社会和睦之后再协调万邦诸侯的利益,让各个邦国都能和睦相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和”的内涵和睦、和谐、平和二、寻“和”之用“和为贵”的故事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司马徽让猪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