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广义的汉服是对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泛指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主体,在社会演进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服饰特点而逐渐形成的华夏服饰体系。而狭义的汉服是一个历史学层面的概念,主要指汉代以关中京畿地区为代表的服饰系统,其形态与东周时期的多元服饰文化一脉相承,比如楚服的曲裾、秦服的拥颈、齐服的后凹下摆等。汉服稳定的形态基础是在汉代打下的,它的形成和发展进程始终伴随着汉文化的传播而展开。在2000余年的发展中,汉服虽然一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吸纳着新的服饰文化元素,但它在汉代即形成的核心特点始终得以保留,比如交领右衽、宽袍大袖、平面剪裁、丝麻质料等。

近年来,汉服消费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目前汉服消费者数量达到千万。但汉服市场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有些设计者为求“新”,将不同时代的服饰混搭;有的汉服艺术加工过度,不符合汉服形制要求;在一些网络游戏中,一些虚构的、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的服饰也被称作“汉服”……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具有礼仪、审美等多重文化意涵,是民族特征的标识物之一。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天,社会上兴起汉服热,既说明人们喜欢汉服漂亮的样式,也代表人们对汉服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认可。那些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动窗口。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汉服设计的不规范现象,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因为当一些不规范的甚至是毫无历史依据的汉服在现实生活中流行起来,人们还将其当作传统文化的载体,他们很可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错误认知。

汉服是当代的,也是未来的,但首先是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汉服文化,要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尤其要尊重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先通过对汉服的复原、复制,逐步达到对汉服的复古、复兴。

复原指恢复原状,将原有的事物经过修复实现从旧到新的转变;复制是仿照原样再造一件完全一样的事物;复古是在再造事物中借鉴某些古代元素,再造事物除了含有那些古代元素,还蕴含着再造者的某种态度和情怀;复兴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再现,这个过程强调对文化精髓的提炼和对文化内涵的提升。

就汉服文化传承来说,一方面要结合文献资料和出土汉服文物,加强对古代汉服形制、材料的研究,同时加强对残缺汉服的修复,尽快复制出不同时代的“汉服样品”。另一方面,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习惯,借鉴古代服饰文化元素,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汉服。要做到上述两个方面,应先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研究与应用推广双管齐下、协同推进,建立和完善研、学、产、传一体化发展布局。

传承发展汉服文化,除了开发设计出得体的可以穿在身上的汉服产品,如何让古代服饰开口“说话”也是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课题。从沈从文开创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领域,到把这些成果转化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和一系列面向公众的课程,这些都是推动汉服传承发展的有益实践。

(摘编自王方《读懂汉服背后的文化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狭义的汉服主要指汉代以关中京畿地区为代表的,以曲裾、拥颈等为主要形态的服饰系统。

B.“华夏”一词本身包含礼仪和服章的内涵,汉服是这一内涵的体现,能标识华夏民族的特征。

C.穿汉服的人要研究汉服的形制、材料,而汉服设计者要研究人们的审美和生活习惯。

D.汉服文化传承要从研究和应用推广两方面着手,研究指复原、复制,应用推广指复古、复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服起源于东周,它的发展与社会演进相伴,在演进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服饰特点,最终形成华夏服饰体系。

B.若混搭不同时代的服饰、过度加工汉服、虚构汉服形制,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错误认知。

C.汉服的复兴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不仅要复兴汉服的样式,还要提炼汉服包含的文化精髓,提升其文化内涵。

D.《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服饰文化》等著作,既有利于让服饰“开口”说话,也推动了汉服文化的传承发展。

3.下列选项,不能用来证明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

A.2024年新春,“穿汉服沉浸式打卡洛阳”火爆“出圈”,游客纷纷来洛阳赴“汉服之约”,感受礼乐衣冠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