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pptxVIP

《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幽州台歌》

激趣导入

商汤得伊尹,开五百年基业;文王得姜太公,开八百年基业;齐桓公得管仲,成其五霸之首;三顾茅庐更是历来传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但是真正能够为后世所称道的君臣佳话,确屈指可数。君主往往有求贤若渴之感,贤才则往往有知己难求之憾。因此,留下了许多干古名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看看作者有怎样的遭遇,又有怎样的感慨。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整体感知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处可以播放《登幽州台歌》情境课文。

整体感知

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整体感知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内容研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前:过去

后:未来

悌:眼泪

怆然(chuàng):悲伤的样子

内容研读

诗中怎样的思考赢得古往今来读者们广泛的共鸣?

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中表现,衬托人的渺小。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的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

课文精要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望岳》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考进士,结果落地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的诗人开始了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整体感知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处可以播放《望岳》情境课文。

内容研读

岱宗夫如何

泰山的景色到底什么样呢?

齐鲁青未了

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岱宗: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众山所宗。

未了:不尽

青:指山色。

内容研读

造化钟神秀

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割昏晓

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阴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钟:聚集。

割:分

内容研读

荡胸生层云

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摇荡。

决眦入归鸟

目送归鸟入巢,眼角几乎都要裂开了。

曾:通“层”。

决眦:眼角几乎裂开。

内容研读

会当凌绝顶

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一览众山小

(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了。

会当:终当,终于。

一览众山小:《孟子·尽心上》记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灯泰山而小天下”

凌:登上。

内容探究

1.这首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

颈联细望,尾联渴望。

内容探究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课文精要

主旨归纳

此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畏困难、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豪情壮志。

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梅子69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教育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