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学习目标:1.了解汉初的发展概况;2.掌握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主要措施和历史意义;3.了解两汉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理解两汉衰亡的原因。

西汉(一)西汉初期1.背景:①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咸阳,史称西汉。②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2.概况:

发展概况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汉承秦制,与民休息,郡国并行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尊奉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积极:稳定了汉初政治局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消极:“削藩”和“七国之乱”,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出现“文景之治”

巩固统治的措施目的(作用)政治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颁布“推恩令”划13州,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不法行为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算缗、告缗)文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选拔范围广,为真正优秀的人提供机会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工商业者(重农抑商)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二)西汉中期——汉武帝时期

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政治:1、中外朝制度(二)西汉中期——汉武帝时期

推选标准:“孝”和“廉”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合适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考核任命。制度利弊:利:①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提高官员质量;②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弊: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地方官员往往推荐名门望族的子弟,而不问学识品格,被察举者名不副实。2、察举制政治:(二)西汉中期——汉武帝时期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位外,可将封地再分封给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3、推恩令政治:(二)西汉中期——汉武帝时期

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国家掌握的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作用:1、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大商人垄断市场。2、打击商人囤积居奇,市场物价得以保持稳定。均输平准经济:(二)西汉中期——汉武帝时期

董仲舒理论来源: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主要内容:强化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缓和矛盾——“施行仁政”“德刑并用”维护统治——“三纲五常”作用:有利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二)西汉中期——汉武帝时期

措施目的(作用)民族关系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张骞通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有效管理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经贸文化交流。②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③对今天中国的影响。

(三)西汉后期概况结果政治政治黑暗,公开买官鬻爵,吏治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经济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流民、奴隶问题严重,社会动荡不安

措施目的(作用)政治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文化重视儒学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儒学得到了继续发展东汉(一)东汉初期——“光武中兴”

1(二)东汉中期以后ONE

材料1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合作探究】结合所学与材料,分析两汉衰亡的原因。——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整理材料2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倡讴伎乐,列乎深堂。……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54544543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