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_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学生用卷.pdf

2022_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学生用卷.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历

-

史试卷学生用卷

一、单选题

1、【来源】2022~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第1题

2021~2022学年广东惠州高一上学期期末第1题

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海珠区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第1题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高一上学期月考(第一次月考)第3题

在我国境内,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

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各地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这可以用来

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体性

B.中华文明起源的渐进性

C.中华文明起源的先进性

D.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2、【来源】2022~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第2题

2022~2023学年陕西西安碑林区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B卷第2题

西周初年,周公带兵东征,平乱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是指

A.实行军功制

B.实行宗法制

C.分封诸侯国

D.推行郡县制

3、【来源】2022~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第3题

2021~2022学年江苏南通崇川区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阶段性考试)第3题

2022~2023学年湖北荆州荆州区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第一次月考)第11题

第1页,共18页

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以进一步

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汉字艺术的产生

B.邻里关系的和睦

C.多元文化的发展

D.宗法观念的形成

4、【来源】2022~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第4题

2022年江苏镇江丹阳市丹阳市高级中学高二会考(合格性模拟考试(三))第2题

2022~202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市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第一次月考)第11题

2022~2023学年10月福建三明永安市高二月考第3题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晋国不断经营西面和北面的腹地,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

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这一举措

A.加剧民族矛盾

B.背离了尊王攘夷

C.利于民族交融

D.导致分封制瓦解

5、【来源】2022~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第5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下列主张选项与该思想属

于同一流派的是()

A.天人感应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隆礼重法

6、【来源】2022~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

第2页,共18页

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这一学派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该学

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7、【来源】2022~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第7题

2022~2023学年江苏高一上学期期末(样卷)第3题

2021~2022学年江苏南通崇川区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阶段性考试)第6题

2023年江苏镇江丹阳市丹阳市吕城高级中学会考第3题

《商君书》载:“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怠情而致贫者,举以为孥”,这

些记载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方略是

A.奖励军功

B.君主专制

C.重农抑商

D.取信于民

8、【来源】2022~2023学年江苏扬州广陵区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第8题

2021~2022学年贵州毕节地区毕节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第2题

“朕”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任何人都可以用,用来表示“我”的意思,但在秦始皇以后,成为

皇帝独享的自称;秦以后,天子以金玉为印,“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出

A.皇位的世袭性

B.皇权的独尊性

C.中央的权威性

D.民众的盲从性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