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VIP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随堂练习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22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行辈(xíng) 褪色(tuì) 龟裂(jūn) 消声匿迹(xiāo)

B.农谚(yàn) 吭奋(kàng) 两栖(xī) 戛然而止(jiá)

C.欺侮(wǔ) 弥漫(mí) 山麓(lù) 海枯石烂(làn)

D.狩猎(shǒu) 闭塞(sè) 枯燥(zào) 人情事故(shì)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轻风徐徐吹过,一波波涟漪泛起,闪着细碎的光。一只只鸟儿鸣叫着在水面上______。岸边,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在风中轻轻摇曳,老牛从芦丛中探出头,发出几声“哞哞”的低吟。______有鱼儿忽地跃出水面,闹出一些响动,四周很快又恢复宁静。谁能想到,大漠成了水草丰茂之地,美丽、______而又充满生机。望着黄沙之上的这片碧水,我的眼睛______有些湿蒙蒙的……

A.滑翔偶然静穆又 B.盘旋偶然静谧又

C.滑翔偶尔静穆竟 D.盘旋偶尔静谧竟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湘江自古为中原进入岭南的水运要道。②纵观湘江几千年的历史,似徐徐展开的巨幅画卷,一帧帧逼真的画面跃然纸上。③或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或焚香抚琴、轻歌曼舞,色调或凝重或明快。

A.“水运要道”“徐徐展开”“逼真的画面”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B.第②句结构不完整,应删除“纵观”

C.第③句语序有问题,可将“凝重”和“明快”调换位置。

D.“它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气象万千。”这句话适合接在第①句后。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句话出自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了浓浓的陕北风情。

B.吴伯萧的《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从不同方面表达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C.《蒹葭》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300篇,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D.朱自清按照“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一原则撰写《经典常谈》,特别关注大众接受的广度。

(2)名著阅读。(2分)

学校开展“《经典常谈》,经典畅谈”经典推荐活动,请任选下面一部经典,补全推荐语。

我推荐《①》,这本书②,③。(图片里出现的内容除外)

5.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3)坐观垂钓者,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晓宁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新鲜的香草遍地,落花纷纷,晓宁吟出:“______,______。”(请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回答)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采葛

彼采葛兮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②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①彼采葛兮:那个采葛的姑娘啊。葛,一种植物,下文“萧”“艾”同。②三秋:三季。

6.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写出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追求、爱而不得的忧伤怅惘、幻想成功的欢快热闹,乙诗则集中表达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B.两诗内容都层层递进。甲诗“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主要体现情节的进阶,乙诗“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岁兮”主要呈现出情感的递进。

C.两诗都描绘了女子的劳动场景,甲诗中采荇菜,乙诗中采葛、采萧、采艾。

D.两诗都采用了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