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雨-博士开题报告(最终版).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多粒度/混合的QoS保障机制(有状态和无状态两大类,单流与合流两大类)*课题研究内容(二)针对目标二,在DDQP机制下,分别研究SUPANET的有状态业务流和无状态业务流的虚通道切换技术。思路:外部给予切换请求消息,SUPANET域内进行独立的虚通道切换。*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二)其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设计专有的虚通道切换机制(类型、协议、信令流程)针对业务流类别,确定合适的虚通道切换方式(端到端切换?路径中转?部分更新?)。整条更换路径中转部分更新*课题研究内容(二)针对目标二,研究现有Internet移动性管理技术与SUPANET虚通道切换技术兼容问题。SUPANET骨干网路径切换NTA移动IPSIPmSCTP*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二)其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根据现有移动性管理技术(移动IP,SIP)的功能架构,对SUPANET信控平面相关实体的进行扩展。设计现有移动性管理信令与SUPANET虚通道切换信令的映射、转换方案。移动IP——无状态业务流的切换SIP——有状态业务流的切换*课题研究内容(二)基于DDQP的移动IPv6和快速移动IPv6扩展NARPARCARCNFMIPv6MessagesVirtualTunnelIPv6TunnelSUPANETFBU[TS_Req]HI[TS_Req]HAck[TS_Rep]FBack[TS_Rep]FBackDisconnetFNAReturnRoutabilityProcedureBUTS_ReqTS_RepTS_ReqTS_RepBAMNConnetDataFlowRouterDiscoveryviaProxyNARPARCARCNFMIPv6MessagesVirtualTunnelIPv6TunnelSUPANETRouterDiscoveryviaProxyDisconnetReturnRoutabilityProcedureBUTS_ReqTS_RepTS_ReqBAMNConnetDataFlowFNA[FBU][TS_Req]FBU[TS_Req]FBack[TS_Rep]TS_RepTS_RepFMIPv6“先应”模式下的扩展FMIPv6“反应”模式下的扩展*课题研究内容(三)针对目标三,研究SUPANET与异质无线接入网络互联环境下的跨层切换控制技术,优化垂直切换流程,降低切换时延,提高切换效率。切换流程路径切换地址配置网络发现资源预留二层切换切换预测网络选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三)针对研究目标三,研究SUPANET与异质无线接入网络互联的环境下跨层切换控制技术。其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让移动节点提前获取骨干网的相关网络信息(地址、QoS能力等)。如何优化二层切换、接入路由器发现、网络选择、地址配置、时槽请求等流程的执行时序。*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研究方法1技术路线2试验方案3可行性研究4基于SUPA骨干网的网络环境中移动性问题研究基于SUPA骨干网的网络环境中移动性问题研究SUPANET的移动性管理问题研究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指导老师:曾华燊博生研究生:高雨*报告内容课题研究背景1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4课题创新性5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6*课题研究背景SUPANET的提出1针对下一代网络的BSF-OES策略2SUPANET的研究阶段3*课题研究背景SUPANET的提出为了解决现有Internet面临的“高速交换、服务质量保障、网络安全和移动性问题挑战”,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针对OSI/RM和Internet体系结构存在的不足,为了进一步发挥“带外信令”思想的优势,提出了“单层用户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结构”(Single-layerUser-dataswitchingPlatformArchitecture,SUPA)。*课题研究背景针对下一代网络的BSF-OES策略在解决从现有的Internet向下一代Internet平滑过渡问题上,实验室提出了“首先以SUPA体系结构为基础建立能够应对上

文档评论(0)

dyxhdg5s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