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诊疗 (1).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冠状肺炎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通过积极防控和救治,我国境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暴发和少数境外输入病例。;病原;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

经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在粪便、尿液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临床特点;4、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

5、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二、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2)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铁蛋白增高。

3)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4)重型、危重型患者可见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2、病原学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方法:RT-PCR和(或)NGS方法

标本: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尿液。

核酸检测会受到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过程、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检测阳性率,应规范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3: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检测。

发病1周内阳性率均较低。

一般不单独以血清学检测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基础疾病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以下患者可通过抗体检测进行诊断:

①临床怀疑新冠肺炎且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

②病情处于恢复期且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三:胸部影像学。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MIS-C(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时,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见心影增大和肺水肿。;诊断标准;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2、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

2)具有上述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

4.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

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临床分型;三、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出现气促,RR≥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

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760/大气压(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

病灶明显进展50%者。;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持续高热超过3天;

2.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50次/分;1~5岁,RR≥40次/分;5岁,≥30次/分);

3.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4.辅助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

5.出现嗜睡、惊厥;

6.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四: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治疗;二、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密切监测各种常规生化指标、胸部影像学等。

3.氧疗

4.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三、抗病毒治疗。

1:仍未发现经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证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2: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应在病程早期使用,建议重点应用于有重症高危因素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

文档评论(0)

187****62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