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分章节提纲和详细归纳总结!.pd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分章节提纲和详细归纳总结!.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声波是振动在介质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外传播。

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会根据“类比法”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性的实验方法。

使学生具备运用物理语言归纳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正确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

识。

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

【重点和难点】

声波的形成和传播;区别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体的发声原因;采用“类比法”和“对比法”,结合实验观

察,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条件。

其次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完成学习活动卡上的活动内容,由学生体

验和感受采用不同方式听到的不同声音,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同时通过阅读课文

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产生声波反射的条件、规律及应用。

最后以选择学习活动卡上的实验内容相同的学生分组交流、课堂交流,并由教师指导总

结归纳结论。

【教学准备】

器材:钢锯条、音叉(小锤)、泡沫塑料小球、蒙有薄橡皮膜的杯子、软底塑料盆、音

频发生器、低频扬声器、蜡烛、火柴、事先录制的学生的讲话等。

【教学过程】

(一).声波的产生

1.声音的发生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找出共同点

➢演示实验:(1)将一根钢锯条固定后使其振动,并发出声音。

(2)将用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靠在音叉臂上,用小锤敲击音叉。

结论: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波的产生

➢分组实验:如图一所示,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撒

一些泡沫塑料屑,敲动盆子,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并

推测其中的原因。

课堂交流:由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叙述原因。

➢(2)演示实验:如图二所示,观察和描述

图一

课堂提问:当低频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前方的烛焰会有怎样

(3)发声体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

➢演示实验:弹簧形成的疏密波

提问:①当用手推动长弹簧的一端时,请你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②当疏密相间的形状在弹簧中传播时,弹簧的每一图二

分别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讨论回答。

3.作业:

(1)思考与练习—2。

(2)预习声波的传播,收集有关现代声纳技术的应用。

(二).声波的传播

1.声波传播的条件

演示实验:如图三所示,将闹钟放入真空罩中,连续抽气。

结论: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声波的传播需要通过介质。

(2)由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卡P27—1和2(其中2可当堂选择几名学生实践后当堂交

流)图三

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学习活动卡P27—3,教师事先用录音机录

结论:声波不仅可在气体中传播,而且可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阅读课文

2.声速

讲解与阅读课文相结合,阅读课文:P

15

(1)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声波的传播速度(声速)

物质速度(米/秒)与空气中声速的比较

空气3401.0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32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