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伦敦学派.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伦敦学派伦敦学派是在20、30年代开始形成起来的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为中心的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主要特点是坚持维护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原来,以马歇尔为代表酌新古典学派的中心在剑桥大学,但20、30年代,剑桥大学的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正纷纷背离传统观点,转向形成新的经济学派之际,在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们,却仍继续坚持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形成了伦敦学派。第一节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生平与著作爱德温·坎南T.E.c·格雷高里荣昂内尔·罗宾斯哈耶克。此外,希克斯、卡尔多、勒纳、艾伦等爱德温·坎南《1776—1848年英国政治经济学中生产与分配理论文》(1893年)《英国地方税史》(1896年)《财富论》(1914年)《货币论》(1918年)《经济理论述评》(1929年)《现代通货及其价值的调节》(1931年)等。西奥多·伊曼纽尔·古根海姆·格雷高里《关税:方法研究》(1921年)《图克和纽马奇的‘价格史’入门》(1928年)《财政学入门》(1932年)《黄金、失业与资本主义》(1933年)、《一个世纪中的威斯敏斯持银行》(两卷,1936年)。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1932年)《大萧条》(1934年)《经济计划和国际秩序》(1937年)《和平与战争时期的经济问题》(1947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政策理论》(1952年)《政治学与经济学》(1963年)《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发展理论》(1968年)《现代经济理论的进展》(1970年)。弗里德里希·A·冯·哈耶克哈耶克的著作很多,截至1974年获奖时,共出版了15部书,10本小册子,130多篇论文。其中主要有:《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1929年)《物价与生产》(1931年)《资本纯理论》(1941年)《通向奴役的道路》(1944年)《自由的宪章》(1960年)《法律、立法与自由》(三卷本,1973年、1976年、1978年)《货币的非国家化》(1976年)第二节伦敦学派形成时期的经济思想伦敦学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30年代逐渐形成起来的。其经济思想,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货币理论以坎南为代表的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与以霍特里、凯思斯为代表的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的分歧,最先表现在货币理论方面,因而货币理论也就成了伦敦学派开始形成的起点。坎南、格雷高里之所以主张恢复金本位制,主要理由可归结为如下几点:(一)对通货的需求,不同于对一般商品的需求。坎南是从边际效用论出发来说明这一点的。(二)物价水平并非只受货币数量的影响。(三)通货管理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也是无能为力的。(四)恢复金本位制有助于稳定经济。二、经济危机理论伦敦学派对30年代经济危机原因的解释和危机对策的论点可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一)工资过高论。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工会的垄断,阻挠了工资下降的结果。(二)否认金本位制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三)资本供给不足论。资本供给不足论是哈耶克用来解释30年代经济危机原因的又一更加引人注目的理论。罗宾斯也有这种观点,但不如哈耶克说的那么明确。哈耶克认为从理论上讲,在生产结构中是能保持这样的协调比例和经济均衡的。首先他假定在自愿储蓄的情况下,如果货币数量保持不变,消费品与资本品之间即使相对价格发生变化,经济仍可能自行恢复均衡。其次,他又假定在银行信用扩大后,用于消费品生产的货币资本与用于资本品生产的货币资本之间的比例也可能发生变化,而且因迂回生产有越来越长期化的趋势,这种变化,往往表现为用于资本品生产的货币资本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但经济最终仍可能自发地恢复均衡。第三节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沿袭20一30年代伦敦学派经济自由主义传统而发展起来的,走向极端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一、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特点一是表现为极端经济自由主义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则主张彻底的经济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以致主张货币发行也要实行“非国家化”。二是具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在哈耶克的经济学中,哲学的议论多于政治、经济、社会设施的主张,伦理学的探讨,多于具体政策的设计。二、20—30年代“社会主义”大论战与哈耶克的“理想教会”学说(一)“社会主义”大论战。大论战,最先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于1920年发表的《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一文引起的在辩论中,不同意米塞斯观点的有:美国的弗雷德·曼维尔·泰勒,英国的亨利·道格拉斯·迪金森和当时在美国任教的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1904—1965年)。(二)“理想社会”。哈耶克的所谓理想社会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