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如何吞并六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秦统一后如何进行统治的?秦为何短命而亡?;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纷乱局面,完成了华夏大一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郑国渠: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谏逐客书》;2、过程;专制主义是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权至上。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制而言的制度。古代的分封建制和现代的联邦制度都是地方分权的制度。

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独立性,必须严格地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3、措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太尉;;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4、其他巩固统一举措;秦朝疆域;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

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二、秦朝的暴政表现;秦的暴政;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广纳人才,势力壮大。;;2.有学者认为:“秦亡以后,历代统治者大多耻于与法家为伍,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理论面临着要么改变、要么消亡的命运。”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法家思想()

A.是主张专制集权的思想理论

B.不利于政治局势长期稳定

C.是秦朝暴政形成的理论依据

D.违背了儒家伦理道德规范;3.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性质属于()

A.秦末反封建农民战争的再继续

B.刘邦反抗项羽残酷统治的正义斗争

C.争夺全国最高封建政权的斗争

D.项羽为维护农民利益同刘邦的斗争;4.《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A.战乱频繁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赋税沉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