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时政热点考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docx

2024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时政热点考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doc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2024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时政热点考点复习提纲大纲考试科目设置时政热点知识点知识点解析1阅读全面掌握相关时事热点知识,理解它们对高考备考的影响2分析深入理解和分析各个知识点的内容,把握其背后的逻辑关系3组织构建有效的复习框架,根据大纲进行内容梳理和记忆4复习按照时间安排进行重点复习,确保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5模拟测试模拟真实的高考环境,提高应试能力希望这个大纲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复习2024年的高考历史三轮冲

第PAGE1页共NUMPAGES40页

2024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时政热点考点复习提纲

考点一:战争

课程标准:3.5战争与文化碰撞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知识点:

一、亚历山大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年——前323年)

过程: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分裂: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称为“希腊化世界”。

影响:①破坏性: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

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

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

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城市被付之一炬,宫殿被烧成焦土;

中亚大量居民或被屠杀,或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中。

②建设性:亚历山大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希腊化时代”到来。

“希腊化时代”(前334年——前30年)

概念: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表现: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②希腊文化的中心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③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④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特点:①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②以希腊文化为主,融合东方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蒙古西征

背景

①中国正处于长期分裂的局面(宋、金、夏、蒙古多民族政权并立);

②花刺子模帝国内讧不己;

③中东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奄奄一息;

④东欧拜占庭帝国日趋衰弱;

⑤西欧各国王权软弱无力,互相争斗。

(2)过程:

第一次西征(1219—1225)

1218年,中亚的花剌子模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1219年,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刺子模,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西征(1235—1242)

1235年,成吉思汗孙子拔都再次率领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第三次西征(1252—1260)

1252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以西亚地区为目标,1258年攻占巴格达,灭黑衣大食。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南宗藩国——伊利汗国。

结果: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名义上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东西文化交流(西征影响)

对蒙古:发展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形成了四大汗国)

对世界:①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②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

A.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从法国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

B.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留居17年,《马可?波罗行纪》影响深远;

C.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到达英法等国。

③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自西向东的大批移民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

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

【拓展延伸】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对中亚和西亚的影响:①伊斯兰文明受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不过后来又逐渐恢复了;②一批蒙古人(主要是军队)移居至此,致使该地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的后裔逐渐被当地的文化和民族同化。

(2)中国的影响:①大批中亚、西亚移民来华,成为“色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灭亡后,这些移民的后裔大部分与汉人融合;②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元朝灭亡后,基督教的影响基本消失,但伊斯兰教的影响得到部分延续;③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的了解有明显增加。

三、拿破仑战争与欧洲文化重构

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

政治:封建统治(王国、邦国和自由市),15C后期封建王权逐渐加强。

经济:庄园经济,14C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宗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是欧洲人的普遍信仰。

思想:14C-17C初文艺复兴、1517年宗教改革、16-17C近代科学的兴起、17-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