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20天梳理与指导---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客观题).docxVIP

高考语文考前20天梳理与指导---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客观题).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高考语文考前20天梳理与指导

倒计时13天

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选择题)攻略

古诗文阅读(第15题客观题)

【考情分析】

考点分析

高考诗词阅读15题为客观题,其考查落脚点仍围绕四大考点(思想内容、形象画面、表达技巧、语言特点)考查。它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说十分重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

关联课标

古诗词阅读和任务群“文学阅读和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等联系紧密,这些任务群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解构能力;增强对汉语语言美的感知能力;把握诗歌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理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联教材

古诗词的阅读,贯穿在部编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五册教材中,选材广泛,既包括诗歌的源头《诗经》中的作品,也包括《离骚》;既包括魏晋诗歌,还包括唐诗,宋词,元曲;风格纷呈,既包括诗人不平则鸣之作,也包括隐逸田园之作;既包括婉约词也包括豪放词;情志迥异,既有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咏史怀古诗词,也有山水田园诗,还有羁旅行役诗,还有悼亡抒怀诗,既有拜谒求见诗,也有即事抒怀诗等。

而这些古诗词类型和高考常考的诗词类型高度重合,因此要做好教考衔接,重视教材,将功夫用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上,用好教材,挖掘教材和试题显性和隐形的关联,做到读一题会一类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命题规律

古诗词阅读的客观题,考查的题型一直都很稳定,常见的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命题角度主要是从诗歌的内容和技巧出发,考查学生对词句理解,意象意境,形象,情感,语言风格,手法技巧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温馨提醒】

解题要求

1.通读诗歌。从标题、作者、正文到注释(如果有注释),要务求全面。看清诗歌的体裁、题材,撷取题目中的关键词。

2.看准要求。这类题目往往是从“理解”“分析”“鉴赏”的角度设题。但更重要的是看清选正确还是选错误,是一项还是几项,是不是有“最恰当”之类的词语。

3.细品选项。诗歌鉴赏选择项的设置,往往按照诗歌内容上的先后,逐联设题。要落实选项的内容在诗词中对应的语句,留意命题点在诗词中的位置,要注意是从语言、形象、手法还是情感角度设置,诗词中有无相应的关键词或提示点。

4.学会排除。诗歌选择项的错误设置也存在望文生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错置、断章取义等问题,以及选项之间比较而言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些都要在准确、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巧妙排除,也可以带入原诗中,结合上下语句检验。

【方法指导】

一、熟悉四大设误方式

1.内容情感判断。哀乐颠倒、诗句理解错误等。命题人主要从某个词语、句子或整首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入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判断选项给出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否符合诗歌内容。

【原文】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选项】“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勒,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对点分析】哀乐颠倒。“写出词人喜见之景……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错误,这里应是怕见春景,而不是高兴看到春景。词中所描绘的春景虽然是乐景,但体现的却是只身漂泊,客居建康的哀情。

2.形象画面判断。形象身份理解错误、形象特点概括不当、形象判断失误、形象作用分析不当、画面描绘不当、意境概括有误。命题人主要从归纳概括诗歌中的人、事、景、物等形象特征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判断选项给出的形象特征的正误。如果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不当,对诗歌形象的意义理解不当,不知常见意象的特点,就无法判断出形象特征的正误。

【原文】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选项】“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下第而叹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情,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对点分析】“路上行人”错误,属于身份理解不当。从诗中看,本句的“行人”应指“朋友”,而不是“路上行人”。

3.表达技巧判断。表达技巧判断错误、表达技巧的作用分析不当、相关内容联系错误等。命题人主要从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景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的结构等角度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判断选项中涉及的有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内容的正误。

【原文】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选项】“醉笑陪公三万场”一句运用虚实结合、夸张的手法,写日后词人与友人相聚宴饮的欢快。

【对点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