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_普通地质学_14普地海洋.ppt

南京大学_普通地质学_14普地海洋.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海洋的地质作用OceanSea

第一节概况

一.性质

1.海洋和陆地,是二大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陆地占地表面积29%,海洋71%。

2.海水总体积:13.7亿立方公里;如把地表夷平,则地球上海底变浅为2745米深度(中深海;现平均3600米)。

3.海水含丰富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含盐量33‰-38‰。0-200米水域富含O2(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较深水域动物吸入O2,呼出CO2;且有机物腐烂要消耗O2,故深水域缺O2富CO2。海水中CO2随压力及盐度增大而增大。

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热交换器;没有海洋调节作用,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适应强烈的温度变化。5.0-200米水域有大量可供人类食用的生物(鱼类、海带等)。世界上每年从海洋中捕捞的鱼6500万吨。照此计算,海洋提供的食物可供300亿人口食用。但是,滥捕滥杀使许多生物面临绝境;近代海洋污染,使大量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游泳生物难能生存。

6.海水有丰富的资源:AuAgCuFeSnAl矿;NaCl4亿亿吨;铀41亿吨;重氢46×1012吨,约等于3.6×1024吨煤(可供50亿人类使用7000亿年);石油天然气;潮汐还可发电。7.三大类海洋生物:底栖benthos类(bryozoan

苔藓,coral,brachiopoda)、游泳nekton类

(鱼)、浮游plankton类(algae,radiolarian,

有孔虫foraminifera,conodont牙形刺)。

此三大类海洋生物在整个地史中均存在。

海洋生物骨骼成分:CaCO3和SiO2(硅藻,放

射虫,硅质海绵等)。

8.海水的物理性质:密度(1.02-1.03,略大于蒸馏水)、压力(每下降10米增加一个大气压,岩石每3.7米增加一个大气压);海水温度(底部稳定2-3度,表面随纬度变化而变化,洋流除外)。9.我国的海洋:内海渤海(庙岛群岛)、边缘海黄海(东营黄河口)、东海(含台湾海峡、吴凇长江口)、边缘海南海(南沙群岛)。

海的趣闻:1“西游记“中的南海,实为宁波普陀山;2以海命名的湖:中南海、北海,实为断裂湖;3没有水的海:云海、沙海;4消失的海:Tethys(古地中海)。

二.海与洋的区别

1.时代新(50Ma至今);2.基底多为陆壳(日本海与南海除外);3.面积小,水深小(日本海与南海除外);4.含盐度低、水温略高。第二节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

要点:1.海水运动造成海岸及海底岩石的剥蚀、搬运与沉积,是重要的外动力作用源.2.海水的运动表现为:波浪、潮汐、浊流、洋流。

wave,tide,turbiditycurrent,oceancurrent

一.波浪(高低起伏的海水)特点

1.波浪的4点起因:风摩擦海水、月球引力、

海底地震、大气压变化。

2.波浪四要素:波长(相邻波峰间距离;数十至800多米);波高(波峰波谷间的垂直距离;1-4至15-30米);波的周期(相邻二波峰传经同一点所间隔的时间);波速(波形在单位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波峰wavecrest,波谷trough,

波长length,波高high,波的周期period,波速velocity

3.波浪的大小与风速、刮风的持续时间有关。

●波浪运动时,看似汹涌澎湃,滚滚向前,但如在某一峰点作一个记号,便可见其只是作上下运动。

●海洋天气预报主要是风力、风向、浪高,以确定什么吨位船可以出海。

●在波浪影响的范围内,从上而下,水质点作圆周运动的半径减小,以至消失。

原因:水的内摩擦作用。

浪基面wavebase=1/2波长(波浪运动停止面),故波浪向下变小且传导的深度只能1/2波长。●靠岸处,因水深小于1/2波长,水运动受到海底磨擦,底部水质点运动由圆→椭圆→扁圆,水体只能前后运动,不能上下运动;此时,上层水流速大于下层,波长变小,波高加大,故波峰变尖,最后翻卷成破浪breaker(或卷浪,白的水花)。拍击海岸时则叫激浪surf。

二.波浪的地质作用

1.浪蚀waveerosion:岸边岩石在巨大能量的海水作用下,节节后退。抵抗力强的岩石突出成为海岬strait;抵抗力弱的岩石凹入成为海湾gluf,海岸线岬湾交错);沿断裂带则形成海蚀沟谷marinecanyon,如普陀山观音洞。●在岸边后退时,伸入海中的岩石可形成海蚀柱

marinestack、海蚀桥marinebridge等地貌景观。

●在水平方向上,激浪和石块对陡崖的冲击,

先形成海蚀洞穴~cave→海蚀凹槽~trough,

继之

文档评论(0)

hh.scorpi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