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5.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1(人教版必修2)
知识梳理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城市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
(1)变化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清政府为杜绝列强的
觊觎,发展近代工商业;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
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2)变化表现:
环境: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起;穿衣:上海等地的买办率先穿起了西装;继而
是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饮食:西式餐饮
出现并逐渐为普通百姓所接受;居住:富有之家和高官显贵住起了西式住宅;妇女解放:推
行妇女剪辫与放足和倡导婚姻自由;社交礼仪:握手、鞠躬取代等级森严的跪拜礼;称呼习
惯:“先生”“同志”取代“大人”“老爷”;新节日的产生和历法的改变:增添了国庆、元
旦等新节日;
2.农村社会生活状况
(1)基本状况: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过着贫穷的生活;
(2)新的生活因素的出现:少量的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进入中等农民家庭;
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1)物质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粮食、食用油、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的
政策,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但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
(2)风俗习惯:新中国成立以后,下令取缔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社会
丑恶现象,涤荡了封建糟粕;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
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3.改革开放后
(1)物质生活:1987年,中国人民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饮食水
平,政府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中国人的着装也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为改善人民的
住房状况,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2)风俗习惯:
实行双休日后,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知识导学
1.注意本课时间线索是近代——现代(开放前——开放后),内容线索是服饰——饮食—
—居住——婚丧嫁娶——社交礼仪;
2.可用列表法将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变化及变化的主要因素加以
分析掌握;
3.运用比较的方法,把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和世界历史环境下去考
察思考;如饮食方面,由食不果腹到实现温饱,由南米北面到西餐出现;
4.近现代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往往在影视等文艺作品中有直观的表现;如小说《阿Q
正传》中的假洋鬼子的“断发易服”,电影《小二黑结婚》反映了近代解放区人民由父母包
办婚姻向自由恋爱的婚姻习俗的转变;
疑难突破
1.安居工程
安居工程是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是政府运用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解决中低收入
居民的住房问题的一种手段,兼有调控住房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建设安居解困房,
有助于逐步缓解居民住房困难、不断改善住房条件,正确引导消费、实现住房商品化,最终
目的是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安居工程体现了政府对住房困
难户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1995年开始建设首期安居解困房,在建设中,
选址、施工、造价及销售管理等方面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建设地点选在地价低廉,又邻近学
校、市场、医院、交通方便的地方,尽量减少有关费用的收取,并采取分期投入、稳步推进、
加快周转的方针,建一幢,售一幢,最大限度降低造价成本;严格管理工程施工,确保工程
质量,严格按成本测定,报市物价局审批,坚持政策行为,不以盈利为目的;按物价局核定
价格向社会公开销售,优先售给教师、离退休干部职工和社会救济户,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
和高度赞扬;
2.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一些先进
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
些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使得中国人民的生
活方式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2.3 第一次工业革命 1(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2.3 第一次工业革命 2(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2.3 第一次工业革命 3(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2.4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3.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3.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3.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3(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3.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4(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3.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4(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5(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6(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7(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0(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2(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3(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5(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6(人教版必修2).pdf
- 2012高一历史学案 5.2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人教版必修2).pdf
最近下载
- 一种堆芯结构及空间核反应堆.pdf VIP
- 核反应堆总论 第十一章核燃料设计.ppt VIP
- 物流运输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pptx VIP
-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VIP
- 机动车尾气技术检测 GB3847培训.pptx VIP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pdf VIP
- 物流运输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pptx VIP
- 儿科-病例分析.docx VIP
- 三一汽车起重机STC350C5-1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16).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