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三 职业肿瘤.ppt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三 职业肿瘤.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线索:⑴出现非正常集群肿瘤病例:⑵癌症高发年龄提前:一般提前10-15年⑶肿瘤发病性别比例异常:⑷肿瘤发病均与某一因素有关:⑸存在着接触水平-反应关系:⑹出现罕见肿瘤高发现象:*3、流行病学调查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1)因果关系的强度:是指接触组和对照组比较,其相对危险的程度;这个强度越大,说明接触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2)因果关系的一致性:不同接触情况下(如不同厂矿接触同一因素),其肿瘤发生的结果是否一致,这种一致性越强,因果关系越强。(3)接触-反应关系:接触的剂量或水平越高,癌症发病率越高,提示这种关系越密切,因果关系越强。(4)生物学合理性:(5)时间依存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局限性:1.调查人群的流动使失访率增加;2.暴露环境的改变使接触剂量改变,缺乏稳定性;3.缺乏单一暴露因素的研究;4.长期随访增加调查的因难,缺乏敏感的方法;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改善了研究的局限性。*职业性致癌物分三类:1.确认的致癌物生产过程:2.可疑致癌物:3.潜在致癌物:****我国法定的11种职业肿瘤:1.联苯胺所致膀胱癌;2.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另外还有职业放射性肿瘤: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骨髓癌)*(三)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4-2002):诊断总则:1.肿瘤诊断明确;??2.必须是原发性肿瘤;?3.肿瘤的发生部位与所接触致癌物的特定靶器官一致;4.经细胞病理或组织病理检查,或临床影像检查,或腔内镜检查等确诊;5.有明确的职业性致癌物接触史;6.接触致癌物的年限符合诊断细则的相关规定;7.肿瘤发病潜隐期符合诊断细则的相关规定;8.结合工作场所有关致癌物接触状况综合判断。*职业肿瘤诊断细则: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肺癌: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接触石棉粉尘累计工龄7年以上(含7年),潜隐期10年以上(含10年),石棉肺合并肺癌者即可诊断。间皮瘤:必须有细胞病理学诊断,接触石棉粉尘累计工龄1年以上(含1年),潜隐期15年以上(含15年)。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原发性膀胱癌诊断明确,生产或使用联苯胺人员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潜隐期3年以上(含3年),联苯胺接触人员所患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可参照本标准。3.苯所致白血病:经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苯作业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潜隐期1年以上(含1年),如有慢性苯中毒史者所患白血病即可诊断。?*4.氯甲醚所致肺癌: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生产和使用氯甲醚二氯甲醚或工业品一氯甲醚)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潜隐期4年以上(含4年),工作场所中甲醛、盐酸及水蒸气共存时产生的二氯甲醚所致肺癌可参照本标准。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肺癌: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含砷采矿及冶炼累计接触工龄3年以上(含3年),潜隐期6年以上(含6年)。皮肤癌:原发性皮肤癌诊断明确,无机砷作业接触工龄5年以上(含5年),潜隐期5年以上(含5年),有慢性砷中毒病史者所患皮肤癌即可诊断。***三、职业肿瘤

(Occupationaltumor)定义: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某种特定肿瘤。职业性致癌因素: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包括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因素;常见的是化学性因素。*(一)职业性肿瘤的基本特征1、潜隐期:大多为12-25年,最短的约4-6个月,最长达40年以上;职业肿瘤发病潜隐期比非职业肿瘤的潜隐期短。决定潜隐期长短的因素较多,如不同的致癌因素、接触的浓度或强度、接触时间、个体因素(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易感性等)等。*(一)职业性肿瘤的基本特征2、阈值:职业性肿瘤的发生是否存在阈值,尚未定论,目前有两种学说:①一次击中学说:在一个细胞内单个细胞的DNA改变就可能致癌,与接触剂量无关,所以不存在阈值。②阈值学说:认为细胞具有修复DNA损伤的能力和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杀伤癌变细胞的能力。*(一)职业性肿瘤的基本特征3、剂量-反应关系:通过大量的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于大多数致癌因素,接触大剂量的要比接触小剂量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说明大多数致癌物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一)职业性肿瘤的基本特征4、好发部位及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