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序与翻译.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课件

主要内容

n一、背景知识与文本解读

?二、文质之争

?三、文质之争的外延

?四、结语

精选课件

文本来源

《出三藏记集》又名《出三藏记》,是中

国齐梁时代著名佛教律学大师、佛教文史家

僧佑(公元445——518年)的主要著述之一。

「出」:即译传出;

「三藏」:即佛教经、律、论三类典籍;「记集」:即记录编集之意。

精选课件

概而言之:

《出三藏记集》是僧佑对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汉的翻译、编撰、流传的各种佛教经籍的记录整理。

该书内容的四大组成部分:

法句经序一撰缘起二铨名录三总经序

法句经序

精选课件

法句经序讲了什么内容?

法句经序讲了什么内容?

法句经序

法句经序

第一段解释了法句经的名义及来历;

第二段叙述了此经在中土译传的经过情

况,提出了翻译佛经的标准问题;

精选课件第三段指出此经在印度是初学佛教者的启蒙经典。

精选课件

n译文n

标文本的译文

:

《法句经》也是法言。近世葛氏传出七百偈《法句经》,偈颂的含义极为深奥,译出之

后,语言实在后世大略

n首到五不通典雅求文的人道:现今

n因解的

其义模糊不清。佛生在古代无法遇到,他的言辞无法听到。加之,佛生于天竺,天竺发音与汉语相异,称天竺书为天书,称天竺语为天语,对事物的称谓不同,因此传译

EQ\*jc3\*hps34\o\al(\s\up11(不不),很很)EQ\*jc3\*hps34\o\al(\s\up11(容容),难难)EQ\*jc3\*hps34\o\al(\s\up11(易易),有有)这。EQ\*jc3\*hps34\o\al(\s\up11(唯唯),样样)EQ\*jc3\*hps34\o\al(\s\up11(有有),的的)EQ\*jc3\*hps34\o\al(\s\up11(从从),后后)EQ\*jc3\*hps34\o\al(\s\up11(前前),继继)EQ\*jc3\*hps34\o\al(\s\up11(的的),者者)兰。EQ\*jc3\*hps34\o\al(\s\up11(调调),后后)来、EQ\*jc3\*hps34\o\al(\s\up11(安安),的的)EQ\*jc3\*hps34\o\al(\s\up11(侯侯),传传)EQ\*jc3\*hps34\o\al(\s\up11(世世),译译)EQ\*jc3\*hps34\o\al(\s\up11(高高),者者),EQ\*jc3\*hps34\o\al(\s\up11(都都),虽虽)EQ\*jc3\*hps34\o\al(\s\up11(尉尉),说说)EQ\*jc3\*hps34\o\al(\s\up11(安安),不不)EQ\*jc3\*hps34\o\al(\s\up11(玄玄),能能)达、EQ\*jc3\*hps34\o\al(\s\up11(严严),到到)EQ\*jc3\*hps34\o\al(\s\up11(弗弗),严严)EQ\*jc3\*hps34\o\al(\s\up11(调调),密密)把,=文,?EQ\*jc3\*hps34\o\al(\s\up11(审审),的的)EQ\*jc3\*hps34\o\al(\s\up11(慎慎),实实)EQ\*jc3\*hps34\o\al(\s\up11(得得),质质)体,,

体现经文的旨趣。

先是维祇难,他是天竺人,在孙吴黄武三年(公元二二四年)到达武昌,我从他那里得百偈的《法句经》,并请维祇难的同伴竺将炎译为汉语,竺将炎虽然精通天竺语,但晓汉文,他的翻译,有的是音译,有的是意译,语言质朴。开始时,我嫌他的翻译不,维祇难则说:「对于佛教的语言,应该把握其含义而不用修饰,领会其道理而不强法的严密,对佛经的传译,做到明白易懂,不丧失其义理,那就是好的翻译。」在座也都说:「老子云:『悦耳动听的语言不可信,可信的语言不悦耳动听。』孔子也说

『书想不能道尽全部语言,语言不能表达全部思。』这表明圣人的思想是极为深邃的,传译佛经应直接表达梵文的真实义理。」

此,自己尽力做到依据译者的口授,依循佛经的本旨,而不加文饰。对于翻译中有不理地方,则阙而不传,所以有多处脱阙,没有译出。

精选课件

n n我们该以何种视角阅读这段文字

n n

伽达默尔指出:“本文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非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

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

文档评论(0)

fat-be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