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创意与表现.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面设计创意与表现

创意是设计的基础,而特色则是创意的根本。要想创造出独特的创意并非易事,要让每个人都认可和接受,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我认为,设计并没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因为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很难用个人的标准来评判。

细节决定成败。比如苹果、西红柿、桔子等外观相似的物品,在处理时需要准确把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差异。

设计可以是复杂也可以是简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设计就是一种奇妙的搭配,就像调酒一样,我们很难预测最终的效果。正因如此,我们常常会创作出出乎意料的作品。设计是一种感性认知,如果只是单纯地画画,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优缺点,但设计可以发挥的想象空间太多,很难确定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一种巧合。那么,设计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中国是最早有货币的国家之一,从夏代开始,各种天然货币和人造货币陆续出现,商周时期的货币设计足以展现出那几千年来高超而丰富的设计水平。许多定型化的货币设计样式一直影响到后来中华纹饰的发展和文化形成。然而,这些丰富复杂的设计都无法与后来的铜钱设计相比。秦代的铜钱选择了最简洁的里方外圆图形,完成了最完善的使用功能和最广泛的教化功能。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对于圆形和方形的掌握,是人类最初对抽象图形认识的重要升华阶段之一,标志着从点画到线性发展的平面认识。在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中,除了点画曲线外,还有三角形、方形和圆形等规整的纹样,通过巧妙组合形成了丰富的纹饰。但要将方和圆作为设计元素和设计思想来运用和表达,还需要对抽象设计元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当人们明白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理,明白了圆使动、方使静的规律,甚至能以天圆地方、方正圆滑等文化观念和感受模式来衡量方和圆,设计才会显现出无比高妙。

钱是要使用和流通的,全世界后来的硬币几乎都采用了圆形设计,而只有中华民族选择了有方孔的圆形作为硬币的终极样式。以绳索贯穿的钱币,自然便于计数和携带,而作为铸造工艺来说,制作方孔比钻圆孔容易得多。中国钱的这一设计,自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舍易求难的工艺设计。正是由于这种舍易求难的设计,铜钱在使用功能和文化亲和力上才具有更多发展可能,穿孔的钱更利于携带和计数。方形的孔和圆形的钱又可以容纳更多与社会文化观念相关的元素,如流通与稳定、圆滑与方正、周边与中心等,才会出现孔方兄这样的称谓,使得钱也随孔夫子般地姓孔,适应了儒家文化精神。随之,中国的财神爷才有可能得了个公明元帅的名字,而钱方正,财神公明这类联语才可以从更广的文化观念上寄托人们的希望,塑造人们的品格。

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中国老百姓日常用具的设计,也会发现不少舍易求难而以应方圆(规矩)之处。比如中国人常用的筷子,以及老百姓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箩筐、簸箕等,大多采用一头圆一头方的形状,都体现了这种舍易求难的设计思想。这些设计思想正是源自中国铜钱的基本设计理念。可以说,中国铜钱的设计成功正是中国设计师们领悟了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则。这一设计原理是永恒的。

而现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高,市场机制进入精神生产领域,生产文化产品的企业大量涌现,文化产业迅猛崛起,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猛上升。在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种商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经济的强大竞争力;文化观念的变化带来了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作为文化产业范畴的平面设计艺术正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社会现实,不能不思考这个行业的生存环境和如何抓住机遇在经济大潮中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使平面设计艺术健康、有序、全面的发展。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企业,都把提高设计水平作为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从报纸到杂志、从电视到网络、从品牌到包装、从广告到形象设计,平面设计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放大,其影响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平面设计的从业人员约30多万人,从事平面设计艺术类人才培训的高等院校和教学机构近千家,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对这样一支正在蓬勃兴起的文化产业大军,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但是,长期以来,从业人员分散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没有明确的行业定位,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和学术机构。至于行业分工、行业标准,行业中介组织更无从谈起。面对经济和高科技飞速发展和平面设计相对滞后的局面,许多平面设计艺术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心急如焚,纷纷要求改变现状,以求自身的发展空间。

我经常会有一种想法,觉得世界最高的设计大奖应当授予中国古代那位替秦国设计铜钱样式的设计师。也许我的想法并不无道理。就单件设计所使用的长久、所造就的产品数量之众多,再从使用这些产品的数目与人次,以及这一设计迁延时间的长久,

文档评论(0)

182****0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