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leen-Zhang-张爱玲与翻译.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爱玲翻译小探

;;1.生平;1.1早年

;1939年,她获得伦敦大学的奖学金,准备前往留学,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改入香港大学文学院。在香港大学求学期间,张爱玲结识终生朋友,斯里兰卡女子炎樱(FatimaMohideen)。

;1.2上海女作家

;1944年,张爱玲结识汪精卫政权宣传部次长、作家胡兰成,并与之交往。1944年8月,胡兰成与第二位夫人离婚后,与张爱玲在上海秘密结婚(婚礼上只有炎樱和胡兰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场)。

1946年,张爱玲与电影导演桑弧合作写作剧本,颇为成功。

;1952年7月,声称“继续因战事而中断的学业”,只身离开中国大陆,迁居到香港。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获准,在美国驻香港新闻处工作。

写电影剧本《小儿女》《南北喜相逢》。翻译《老人与海》《爱默森选集》《美国七大小说》(部分)。?

张爱玲在香港期间,任职于美国新闻处(UnitedStatesInformationService)。开始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小说的故事背景是“土改”时期。由于作品与当时中共的主流格调不合,被作为“毒草”而批判。在大陆文学界,张爱玲也因此长期被作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改观。

张爱玲在香港期间结识毕生挚友邝文美及宋淇。在宋淇力捧下,成为电懋的编剧主力之一。编剧收入成为张爱玲往后八年的主要经济来源。

;1.3美国时期

;1967年,张爱玲获邀担任美国雷德克里芙学校驻校作家,并且开始将清朝的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翻译成为英文。

1969年,张爱玲移居加州,受聘于柏克莱加州大学。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晚年于寓所深居简出。

;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洛杉矶西木区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直接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同年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其遗愿,将她的遗体在洛杉机惠提尔玫瑰岗墓园火化,没有举行公开葬礼。同年张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与几位文友将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遗物则由友人宋淇、邝文美夫妇处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2.翻译成就

;港大肄业后,张爱玲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不久退学。张爱玲在为由德国人科劳斯·梅奈特(KlansMehnert)博士创办的《二十世纪》。撰稿的同时,将其中的散文如《中国人的生活和服装》(ChineseLifeandFashion)、《妻子·妖精·孩子》(Wife,Vamp,Child)、《还活着》(StillAlive)等改写为中文,收入《流言》。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改写是由深谙中英文的译者一人担当,译者存有较大自由度,是典型的“一文二作”。她将中英文的优势均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故而这种英译汉是更多程度的再创造的结晶。

《女装·女色》、《浪子与善女人》是张爱玲好友炎樱写的散文,张爱玲将其译为英文,先后发表在《天地》和《杂志》两刊。与平实通顺的中文相比,张爱玲的英译老到混成又有几分俏皮,其间颇多佳句。这可算是张爱玲翻译生涯中的牛刀小试。

;2.2翻译实践期

;

2.2.1汉译外国文学名家名作

这部分作品是张爱玲在美国驻香港新闻处工作时完成的,先后译有海明威《老人与海》、华盛顿·欧文《睡洞的故事》、劳林斯《鹿苑长春》、《美国诗选》(共译)、《欧文小说选·无头骑士》、《美国文选》、《爱默生文选》、《睡谷的故事》(共译)等。

;2.2.2自己汉英创作互译

这部分作品主要是指《秧歌》、《赤地之恋》、五四遗事》、《怨女》这四部英文创作小说的汉译,以及《金锁记》(入选夏志清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选》)等中篇小说的英译。

;2.2.3改编

这部分作品主要包括《魂归离恨天》、《一曲难忘》、《荻村笨伯》、《伊凡生命中的一天》、《玛曲昂娜的家》等。其中前两部是为香港电懋公司改编的剧本,后三部是为美国知音改编的连续广播剧。

;2.3精益求精期

1967年张爱玲在夏志清的推荐下,赴美国麻省剑桥赖德克里夫大学(RadcliffeUniversity)的研究所从事“独立研究”(FellowshipGrantforIndependentStudy),开始实现自己的夙愿——翻译《海上花列传》。

;3.译论;3.2翻译心得与观点;张爱玲的翻译尤重实践,没有系统完整的译论。不过她的翻译心得与观点零星见于她的散文和书信中。

3.2.1充分考虑目的语语境读者接受

她在《谈写作》中说道“要迎合读者心理,办法不外乎两条:(一)说人家要说的,(二)说人家要听的。”

张爱玲在《〈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英译本序》中谈到英译《海上花》几处删节的原因。

一是原文楔子和自序自相矛盾,又无韵致和新意。同时,“《海上花》这一节(指开场白,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