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pptx

2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运用猜读法自主翻译课文。2.通过悟读和品读,深入理解庄子的“鱼之乐”。3.体味“鱼之乐”中蕴含的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内心追求。

课堂导入观察下面两个成语,猜猜是什么意思?望洋兴叹大方之家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来泛指见识广博、精通某种技艺的人。学习成语和文言词语的方法有猜读,但切忌望文生义。出自《庄子》

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节奏合理。朗读指导: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根据语法结构划分其节奏:既已,“已经”的意思,副词,是“知”的状语,后面应停顿;“而”表转折,故前面需做停顿。初读,解文意

2.疏通文意。要求:请参照注释和助读卡片,用猜读法疏通故事大意,标注出困惑之处。安是固①安宁,安定①正确①坚固②安稳,稳固②这,这个,这样②鄙陋③安逸,安乐③代词。复指前置宾语③副词,本来,固然④安心④系动词,是④同“故”,所以⑤安放,设置⑤凡是⑥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词句的翻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游玩。濠水上的桥。一种白色小鱼。这。疑问代词,怎么。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完全,完备。助词,用于引文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追溯话题本原。

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1.这个故事虽然短,却很有意味。文章共六句话,除第一句外,其他五句是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朗读对话内容,参照示例,完成后面的小练习,试着补写人物说话时的情态。示例:庄子(看着河水,若有所思)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悟读,见情态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预设词语:笑着(嘲笑);反唇相讥;得意扬扬;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气定神闲等。陈述填写某一词语的理由,互动评析。

2.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两个人物说话时的情态、动作。(自由组合,朗读对话)朗读指导:“全矣”重读。应体现惠子的洋洋自得、胜券在握和不容置辩。可以适当加一些肢体语言,如摊开双手抖动。“请循其本”“我知之濠上也”语气平和,语速平缓,神态从容,胸有成竹之状。加入肢体语言,如右手缓缓从胸前划过的优雅动作。朗读时注意语言,比如第一、六句以陈述为主,语气平缓;第二、五句有感叹色彩,第五句感情更浓烈;第三、四句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反问语气。

3.全班齐读。小结:作者没有多费一字一句,就让我们从对话里感受到庄子和惠子当时的情态。这种不动声色的写法起到了“无招胜有招”“以简驭繁”的效果。

1.除了主体部分的人物对话外,文章第一句话起什么作用?品读,知鱼乐交代了人物、地点,还交代了事件——“游”,领起全篇。

2.这个“游”是不是本文的中心事件呢?3.我们能不能根据事实上的中心事件——“辩”,给文章起一个更贴切的名字?不是。“游”是“游玩”。本文不是记游之文,是写庄子和惠子到濠梁游玩时引发的一场辩论。所以“游”不是中心事件,应是“辩”,是庄子和惠子之间的一场辩论。示例:《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之辩》

4.2000多年前的这场“濠梁之辩”,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你认为这场辩论谁胜了?为什么?结合课文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眼中庄子或惠子的特点。资料卡片:庄子,名周,战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平民哲学家。他追求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主张“无为而治”。代表作有《逍遥游》《养生主》等。

资料卡片:惠子,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人,是名家(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的开山鼻祖和代表人物。提示:可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通过讨论、争辩,然后整理出自己的看法。无需拘泥于一种立场。

示例:这真是一场高手之间的过招。庄子才思敏捷,惠子长于辩论。惠子是名家的代表,庄子是道家的翘楚。名家讲究逻辑,从逻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火树银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