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2)部编版语文课件.pptx

13 唐诗五首(2)部编版语文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诗五首

野望王绩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gāo)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情趣,淳朴自然。作者简介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屡被弹劾。后弃官归田,躬耕东皋。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之时,流露出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背景链接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文体知识

试着朗读诗歌,并用“/”表停顿标注《野望》,一起感受诗歌的节奏美。诗歌朗读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歌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联:“徙倚”表示徘徊。“欲何依”不知该归依何方,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颔联和颈联:写薄暮中所见景象,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尾联:巧用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合作探究本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特色?本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表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的美以及对这种美的心领神会,色调明朗,富有生活气息。率真自然,不假雕饰。同时又融情入境,似不经意间地点出诗人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崔颢

作者简介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期游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背景链接诗人为求官来到湖北,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写下这首《黄鹤楼》。

诗歌朗读自读诗歌,并用“/”表停顿标注《黄鹤楼》,一起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歌赏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首联:巧用典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颔联: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尾联: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颈联:景物描写,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合作探究你认为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此诗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受。后四句转而实写登楼的所见所感,由此引发诗人浓浓的乡愁。尾联以日暮思归之情作结,抒写了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使至塞上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作者简介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去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河西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背景链接

自读诗歌,并用“/”表停顿标注《使至塞上》,一起感受诗歌的节奏美。诗歌朗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歌赏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首联: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颔联: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尾联:写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颈联: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的长河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合作探究你认为这首诗在炼字遣词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蓬”“雁”多喻漂泊在外的人,诗人身为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也以“蓬”“雁”自比,曲折地表现出内心的抑郁和激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孤”“直”“长”“圆”等字都用得逼真传神。比喻贴切生动,遣词精妙传神。

渡荆门送别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传世。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青年时期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

文档评论(0)

火树银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